[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除尘专用滤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0769.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晶布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基材 滤料 除尘 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 浸渍 脱硝催化剂 垃圾焚烧 针刺毡层 烘干 大气污染控制 高温热压 过滤效果 净化效率 依次设置 浸渍法 覆膜 脱硝 针刺 催化剂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除尘专用滤料,属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刺毡层、玻璃纤维基材和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玻璃纤维基材上通过浸渍法负载有脱硝催化剂,浸渍烘干后的所述玻璃纤维基材针刺在所述针刺毡层上,浸渍烘干后的所述玻璃纤维基材与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高温热压覆膜。本发明中的脱硝催化剂与玻璃纤维基材结合牢固,且滤料过滤效果好、催化剂分布均匀,滤料兼具除尘和脱硝的功能,净化效率高、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除尘专用滤料。
背景技术
在垃圾的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需进行过滤除尘处理,垃圾焚烧行业采用的除尘设备一般为袋式除尘器,滤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除尘效率的高低和除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现有滤料一般存在耐高温性弱、耐腐蚀性差、易堵塞等缺点。
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炉用的袋式除尘器(申请号为201520734913.6)提供了一种环保性强、耐高温、耐腐蚀、不易堵塞、滤料过滤效果好的袋式除尘器,该袋式除尘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涤纶长丝纤维和中旦纤维织成的针刺毡、聚丙烯腈针刺过滤毡、聚苯硫醚锯齿斜纹布和聚酰亚胺三维针刺毡和无碱膨体玻璃纤维二重缎纹布。但是该滤料制备工艺复杂,且仅具有除尘功能,而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该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急需一种耐高温、耐腐蚀、除尘效果好,可吸收有毒气体、净化效率高的垃圾焚烧除尘专用滤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滤料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除尘专用滤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除尘效果好,可吸收有毒气体、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除尘专用滤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针刺毡层、玻璃纤维基材和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玻璃纤维基材上通过浸渍法负载有脱硝催化剂,浸渍烘干后的所述玻璃纤维基材针刺在所述针刺毡层上,浸渍烘干后的所述玻璃纤维基材与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高温热压覆膜。
优选的,所述浸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玻璃纤维基材预处理:首先将所述玻璃纤维基材进行清洁处理,然后将所述玻璃纤维基材浸渍在盐酸溶液中,调节温度为30-50℃,浸渍时间为0.5-1.5h,浸渍完成后,取出所述玻璃纤维基材,并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沥干,然后在80-120℃下,干燥6-24h;
b、催化剂的负载:将步骤a中预处理后的所述玻璃纤维基材静置浸渍在硝酸锰溶液2-4h,再在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反应3-5h后取出所述玻璃纤维基材,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沥干,并在120-200℃下,真空干燥12-48h。
优选的,所述针刺毡层为涤纶长丝纤维针刺毡、聚丙烯腈针刺毡、玻璃纤维针刺毡、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组成的混杂纤维针刺毡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针刺毡层厚度为0.5-1mm。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过滤层的厚度为1-1.5mm。
优选的,步骤a中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5-20%,盐酸含量过低,则达不到在所述玻璃纤维基材上形成适量孔隙的作用,而盐酸含量过高则会严重破坏所述玻璃纤维基材的结构。
优选的,步骤b中所用硝酸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玻璃纤维基材上负载了脱硝催化剂,脱硝催化剂与玻璃纤维基材结合牢固,不影响滤料固有的除尘功能,使得滤料在除尘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脱硝的功能,该滤料净化效率高、更加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晶布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晶布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