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缘缓存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0661.3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568 | 分类号: | H04L67/568;H04L67/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缘 缓存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缓存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数据;根据用户数据筛选目标小区,以及从目标小区中筛选目标用户;根据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根据聚类结果,确定目标缓存内容;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用户数据筛选出目标小区内的目标用户,通过对该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用于表示用户时空轨迹规律和业务使用规律的聚类结果,根据该聚类结果确定目标缓存内容,并通过控制指令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缓存该目标缓存内容。这样,第二网络设备能够按照用户规律缓存符合用户使用偏好的业务内容,为用户提供了精准的个性化边缘缓存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缘缓存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未来技术的演进趋势来看,传统内容网络(例如:缓存(Cache)/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CDN)/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逐步向网络边缘下沉(例如:移动内容分发网络(mobile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mCDN)/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传统云计算也向更贴切用户的边缘计算和为个人服务的小型云演进。
内容网络(Cache/CDN/Mcdn/IDC)和边缘计算节点(MEC)可提供诸如边缘缓存、本地转发、业务优化,能力开放等服务。其中,边缘缓存具备内容自动化分布及流量集中化调度控制能力,通过将内容引入网内,并推送至更靠近用户的边缘节点,可减少网络中冗余数据的重复传输,减轻骨干网的带宽压力,缩短用户的访问距离和时延,增加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现有内容网络和边缘计算节点,在边缘缓存方面尚存以下待改进之处:
(1)下沉位置受限
目前在现网中,大网CDN主要部署与行政大区或省会,已计划下沉到地市试点mCDN。考虑到支持的网络类型、服务对象、成本收益比等因素,现阶段CDN/mCDN往往根据热点集中部署在网络中较高的位置,难以下沉到无线网边缘,无法满足校园、地铁等小范围场景需求。
(2)应用场景受限
边缘计算节点(MEC)虽然可下沉到无线网边缘,但目前应用场景主要针对固定场所的单一业务(如多视角视频直播),尚未考虑基于用户移动轨迹、行为模式、以及网络资源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无法满足多时空场景下的混合业务需求,缺乏无线缓存服务器之间的移动性管理。
(3)服务范围受限
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具有“2/8原则”的特征,现有的边缘缓存一般仅考虑国家、区域或地区热点内容的缓存和推送,难以体现需求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资源引入分布不均。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那些非大众意义的热点,但精确匹配用户个体需求的“长尾”内容越来越得到产业重视,用户对个性化的缓存需求日益迫切。
基于上述理由,目前亟需一种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边缘缓存服务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缓存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解决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边缘缓存服务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边缘缓存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筛选目标小区,以及从所述目标小区中筛选目标用户;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其中所述聚类结果用于表示用户在小区中的时空轨迹规律和业务使用规律;根据所述聚类结果,确定目标缓存内容;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缓存所述目标缓存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