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0030.1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佘伟;张云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C04B28/06;C04B28/04;C04B38/02;C04B20/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面 保温复合墙体 制备 预制 泡沫混凝土 侧面 浇筑 养护 玻璃纤维混凝土 保温隔热性能 密实 侧面密封 房屋结构 非承重墙 隔声性能 平行固定 墙体结构 可塑性 连接件 拆模 墙体 外墙 振捣 模具 钢板 密封 硬化 拆除 | ||
1.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墙体结构由两堵外墙面(2)和位于两堵外墙面之间的内部墙体(3)组成,沿外墙面的侧面周边布置有连接件(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堵外墙面(2)相向的侧面进行粗糙处理,且该侧面制成波浪状或锯齿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墙面(2)由玻璃纤维混凝土制成,其厚度大于12mm、抗折强度高于20MPa、密度为2000kg/m3~2200kg/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墙体(3)由泡沫混凝土制成,其密度为800kg/m3~1000kg/m3、导热系数低于0.1w/m·k。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1)为钢筋或一侧带筋的铁板,其预埋布置在外墙面的侧面周边,且预埋于外墙面中的连接件长度不应小于其外露的长度。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外墙面(2):将玻璃纤维混凝土搅拌后浇筑于相应模具中,在模具的侧面周边,预埋布置连接件,振捣密实后在室温条件下养护不少于3天后拆模得到外墙面(2);
2)将两块外墙面(2)平行固定,并将其三个侧面密封,将泡沫混凝土从未密封的侧面浇筑,泡沫混凝土硬化后拆除侧面钢板,在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条件下养护不少于28天,即得所述的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①对耐碱玻璃纤维改性:使用丙酮洗去耐碱玻璃纤维表面杂质,并将玻璃纤维在纯丙乳液中浸泡10s~30s后取出,待其自然晾干后得到改性玻璃纤维;
步骤②、按质量比100:35~38:100~120:2.0~3.0:1.0~1.5:0.10~0.15分别称量水泥、水、细集料、改性玻璃纤维、减水剂和保水剂,将水泥、细集料和改性玻璃纤维混合搅拌30s~60s,均匀后再加入水、减水剂和保水剂搅拌60~90s,均匀后即得玻璃纤维混凝土。
8.权利要求7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纯丙乳液为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酯类和丙烯酸三元共聚乳液,且其中含有0.1wt%~0.15wt%的碳酸氢钠和0.1wt%~0.3wt%的过硫酸钾,该纯丙乳液为乳白色液体、固含量为50±1%、最低成膜温度为20±2℃、玻璃化温度为23±2℃、pH值为7~8;步骤②所述的水泥强度标号为42.5的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所述细集料为粒径小于2mm的河砂或石英砂,所述改性玻璃纤维为长度为6~12mm的耐碱玻璃纤维,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为30%~50%、减水率为30%~35%的聚羧酸减水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泡沫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①:按质量比100:10~17:1~15:1.0~1.5:41~46:0.04~0.10分别称取水泥、水、粉煤灰、减水剂、双氧水、促凝剂;
步骤②:将水泥、水、粉煤灰和减水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双氧水和促凝剂,以900r/min~1200r/min的速度搅拌60~90s即可得到所述的泡沫混凝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制保温复合墙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强度等级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灰;所述减水剂为固含量为30%~50%、减水率为30%~35%的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双氧水含量为30wt%~50wt%;所述促凝剂为工业纯的Li2C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0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维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预制拼接式混凝土剪力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