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火花穿孔加工装备自动换电极机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9070.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6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佟浩;王葵葵;李勇;李宝泉;杨锦荣;杨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B23H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燕华 |
地址: | 21406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机构 电极 电火花穿孔 电极导管 夹持模块 加工装备 出丝 圆套 特种加工技术 出丝导向块 角度旋转 角度移动 伺服电机 完全分离 运动模块 直径电极 装备使用 内圆周 同步带 均布 整机 驱动 加工 | ||
1.一种电火花穿孔加工装备自动换电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储丝模块、出丝夹持模块以及运动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包括丝筒连接板、模组、模组安装底座、伺服电机、电机安装座、小同步轮、同步带、大同步轮;所述储丝模块包括电极导管、隔片、圆套一、圆套二、轴用挡圈、轴承端盖、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二、丝筒转轴、轴承安装座;所述出丝夹持模块包括出丝导向块、金属套、缓冲套、气缸以及气缸支架;
所述模组安装底座固定在整机装备工作台的龙门立柱上,所述模组通过螺钉安装在模组安装底座上,丝筒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模组的滑块相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座通过螺钉安装在丝筒连接板上端,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小同步轮过渡配合安装,通过平键传递运动;
所述大同步轮与小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传递运动,大同步轮安装于丝筒转轴一端,并用轴用挡圈进行轴向固定;所述丝筒转轴与上端的滚动轴承一、下端的滚动轴承二过渡配合安装于轴承安装座内,所述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二与轴承安装座间隙安装,下端的滚动轴承利用丝筒连接板压紧,上端的滚动轴承通过轴承端盖压紧,所述轴承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在丝筒连接板上;所述圆套一通过过盈连接方式安装于丝筒转轴的上端,所述圆套二通过过盈连接方式安装于丝筒转轴的下端,所述电极导管放置于圆套一、圆套二内;
所述出丝导向块通过螺钉固定于丝筒连接板下端,出丝导向块上的导向孔与丝筒连接板上的出丝孔垂直对中;气缸支架通过螺钉安装于丝筒连接板下端,利用支架两侧的螺母将气缸固定在气缸支架上,在气缸的推杆端部依次装入缓冲套和金属套;气缸与出丝导向块对正安装,使气缸推杆作用于出丝导向块的导向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穿孔加工装备自动换电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管外侧设置隔片,用于电极导管的集束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穿孔加工装备自动换电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管数量为12根,均分圆周分布。
4.一种电火花穿孔加工装备自动换电极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电极机构以及旋转主轴和龙门立柱,步骤如下:
(1)加工装备的旋转主轴根据X方向的标定位置水平移动至确定位置,或利用行程开关使旋转主轴运动到自动换电极机构出丝口正下方;
(2)自动换电极机构的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使储丝模块的电极导管旋转一定角度;
(3)储丝模块的电极导管对准出丝口后,管中电极丝进入旋转主轴空腔内至蠕动密封塞上端;
(4)控制系统输出指令使旋转主轴的常闭夹子打开,同时自动换电极机构的出丝夹持模块的气缸动作夹紧电极,然后自动换电极机构整体沿Z方向向下进给至标定位置,完成送丝;
(5)控制系统输出指令使旋转主轴的常闭夹子关闭,同时自动换电极机构的出丝夹持模块的气缸动作松开电极,然后自动换电极机构整体沿Z方向向上进给至初始位置,结束送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无锡微研精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90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