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酶Q10 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28952.9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英杰;艾莉;李晓怡;邹晓峰;韩亚男;丁爽;东长青;许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万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69;A61K47/24;A61K47/26;A61K31/122;A61P9/00;A61P39/00;A61P3/10;A61P37/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张立新 |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酶 base sub 10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酶Q10包合物自组装脂质体前体及制备方法,它属于药品、保健品技术领域。辅酶Q10包合物自组装脂质体前体,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比制备而成:辅酶Q10:环糊精:卵磷脂:甘露醇=1:5‑15:0.5‑1.5:5‑15。本发明制备的脂质体前体遇到含有胆酸的肠液可以自组装为脂质体溶液,它具有较大的溶出度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酶Q10包合物自组装脂质体前体及制备方法,该包合物自组装脂质体前体对心血管疾病、高山缺氧、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疾病具有较好治疗和保健作用,它属于药品、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辅酶Q10(Coenzyme Q10)是一种由人体自行合成的化合物,因其母核六位上的侧链- 聚异戊二烯基的聚合度为10而得名,结构与维生素K类似。辅酶Q10分为还原型辅酶Q10(Co Q10H2,Ubiquinol,泛醇)与氧化型辅酶Q10(Co Q10,Ubiquinone,泛醌)两种形态, CoQ10H2是Co Q10的二电子还原体。在体内,Co Q10H2与Co Q10作为一类递氢/递电子体共同参与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等跨膜电子运输体系和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在三磷酸腺苷(ATP) 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辅酶Q10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理物质,其化学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在人体中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它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能量传递物质,是线粒体呼吸链限速反应的关键性物质,在细胞能量生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生物活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体中含辅酶Q10总量为500-1500mg,20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迅速减少,70岁以后比20岁年轻人减少57%。研究发现,在很多患病病人中,辅酶Q10生理水平下降明显,如心衰病人(HF) 中,病人心肌及血液中辅酶Q10含量明显降低,从外源补充辅酶Q10后,明显改善病人症状。研究发现,很多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和肿瘤病人,其辅酶Q10生理水平也较低,补充辅酶Q10后,症状都得到改善。因此,人体从外源补充辅酶Q10,治疗各种辅酶Q10生理水平低下成为一种公认的临床治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万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万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