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硬枝高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8343.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县王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嫁接 接穗 高接 葡萄硬枝 贮藏 果树种植 花芽分化 接穗处理 接穗品种 单株 弱树 树体 硬枝 成活率 葡萄 采集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硬枝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接穗品种,接穗的采集及贮藏,确定嫁接时间及方法,嫁接前的接穗处理,实施嫁接,嫁接后的管理,利用该技术嫁接,30天左右接穗开始萌发,5月中旬接穗新稍进入迅长期,不会消弱树势,对葡萄单株产量无影响;不浪费树体的贮藏营养,花芽分化效果好;2017年、2018年两年硬枝高接成活率都在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硬枝高接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0年以来,葡萄规模化栽培不断掀起热潮,随着葡萄优新品种的不断出现,部分葡萄栽培者把葡萄的更新改接提到了议事日程。目前葡萄嫁接常用的方法:一是伤流期基部硬枝接,再是生长期绿枝接,这两种嫁接方法成活率很高,但都有不足之处。前者锯除了大部分负担葡萄产量的主、侧蔓,极大地消弱了树势,一般葡萄单株产量与主、侧蔓的粗度呈正相关,改接后的葡萄要负担相当的产量,要有待主、侧蔓长成一定的粗度;基部硬枝改接取土,也损伤根系削弱树势;在接穗新稍旺长前,还要进行多次扒土除萌工作,扒土时易碰动接穗,这种除萌方式极大浪费了树体的贮藏营养。绿枝嫁接,一方面上移了结果部位,另外由于接穗萌发较晚,造成花芽分化不良。
怎样做好成龄葡萄园的高接换头,已成为葡萄产业迫切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硬枝高接方法。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葡萄硬枝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接穗品种,选择抗病性强,品质优良,品种纯正,经济效益高并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优良品种;
步骤2)接穗的采集及贮藏,结合冬季修剪,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充实的枝条作为接穗种条,将接穗种条8—10节截成一段,30—40根为一捆,用塑料绳捆好,并按品名标牌,以防混杂;在地势高、通风、向阳处挖贮藏沟,每两捆之间留8—10cm空隙,中间以湿沙或湿沙土填充,种条的上部与地表平,贮藏期温度保持在1—5℃,寒冷时贮藏沟上加厚覆盖物;
步骤3)嫁接时间及方法,嫁接时间选在伤流之前,黄河故道地区在3月初进行,嫁接采用劈接法;
步骤4)嫁接前的接穗处理,及时取出接穗,用清水浸泡24小时,每8小时换一次清水,浸泡后取出并阴干表皮水分,放入浓度为60—80ppm 的80%α-萘乙酸溶液中,浸泡6—8小时,尔后取出接穗保湿以备切削;
步骤5)实施嫁接,步骤5.1)在嫁接饱满芽上方1—2cm处剪截,并在芽的下方4—5cm处平剪,在接穗芽下1cm左右处,向下削成2.5cm—3cm的斜面成楔形,要求斜面光滑平直;
步骤5.2)在砧木改接处的横断面中心向下纵切一刀,刀口深3—4cm,插入削好的接穗,使砧穗的形成层至少一边对齐,并使接穗削面在砧木劈口上露出2mm左右,以利形成愈伤组织,并及时用塑料薄膜包扎,将接口缠紧、封严、扎紧,要对整个接穗包扎,仅露接芽;
步骤5.3)每株成龄葡萄所需的接芽数,视葡萄树的密度大小及树形而定,一般为8—20芽;
步骤6)嫁接后的管理,步骤6.1)嫁接后及时浇一遍透水,抹除砧木前蘖;步骤6.2)对接芽新梢做好引缚,预防风折,根据葡萄架面要求,可利用副梢成形,及时对枝蔓摘心,并对枝蔓副梢留1叶摘心,促进枝蔓充实成熟,促进花芽分化;如不需要利用副梢整形,及时去副梢并对枝蔓摘心,以促进花芽分化;步骤6.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和复合肥,促进新芽生长;
步骤6.4)病虫防治:防病以防霜霉病、黑痘病为主,用1:0.5:200波尔多液、800倍80%喷克、3000倍43%戊唑醇交替使用或选择性复配:防虫以防绿盲蝽、葡萄冬蛾、青叶蝉为主,用25%塞虫螓3000倍、10%吡虫磷3000倍、25%灭幼脲2000倍、5.7%甲维盐5000倍交替使用或选择性复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县王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未经丰县王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