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良好成骨效能的人工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8110.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5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元;王粤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越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12;A61L27/32;A61L27/36;A61L27/50;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农劲风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良好 效能 人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成骨效能的人工牙的制备方法,其先通过将PLGA、nHA、β‑TCP混合后制成微型管道造管材料,再将此造管材料与PEEK进行复合得到PEEK复合材料,然后将PEEK复合材料压成棒材,同时加热使棒材中的PLGA加热分解并自然形成众多微型管道,且管道内储存有nHA和β‑TCP粉,将此棒材加工成人工牙,并在人工牙牙根上加工密布的微孔,然后对人工牙牙根进行表面粗化处理,种植前还在人工牙牙根表面涂附活性骨膏,由此得到一种具有良好成骨效能的人工牙。通过本方法制备出来的人工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活性,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相近,还具有良好的成骨效能,大大优于常规钛基人工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具有良好成骨效能的人工牙的制备方法,属于牙科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牙主要是由钛金属制成,其优点是机械强度高,但钛基人工牙存着生物活性差,弹性模量过高和金属离子析出等缺点,为此我们希望找到合适的非金属材料作为替代,以制备出一种机械强度和生物活性兼备的更优质的非金属材料人工牙。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的塑料,其耐疲劳性可与合金媲美。医用级PEEK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无诱变性、无致癌性,不引起过敏,还具有极强的耐腐蚀、耐水解和耐化学性,而且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是目前研究得较为广泛的人工骨和人工牙材料之一。单独使用PEEK作为人工牙材料,其缺点在于生物活性不足、表面成骨效能较低,缺乏骨诱导性。
羟基磷灰石(HA)与人骨和牙齿的无机部分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是理想的生物材料。水热条件下化学合成的HA晶须,不仅有良好的力学性,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晶须状的HA能依靠晶须的桥接、裂纹偏转和拔出效应来吸收能量,消除裂纹尖端应力,通过负荷传递使应力作用于晶须,从而降低周围基体材料所受的应力,达到增强生物材料抗弯强度的目的。将一定比例的HA晶须加入PEEK中复合形成的PEEK复合材料可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还能增强骨传导性,可作为制备人工牙的材料。当HA晶须含量为20%时,PEEK复合材料的抗弯曲强度可达到210MPa,相当于皮质骨的强度,而不含HA晶须的PEEK的弯曲强度只有140MPa。
但要让PEEK复合材料制备的人工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能,进一步增加材料的生物活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成骨性,还需要在复合材料的选择和人工牙的制备工艺上进行创新。在人工牙在种植前,还需要在人工牙微孔表面在涂附一层活性骨膏,以刺激充质干细胞增殖,加强成骨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成骨效能的人工牙的制备方法,以制备出一种机械强度和生物活性兼备的非金属材料人工牙,用于替代常规的钛金属人工牙。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良好成骨效能的人工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型管道造管材料的制备
取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40-70重量份、纳米羟基磷灰石(nHA)15-20重量份、β-磷酸钙(β-TCP)15-20重量份进行混合,再加入足量的甘油和乙醇,放入高速打磨机中打磨成混悬液,再用抽滤机抽滤掉混悬液中的甘油和乙醇,并放入干燥机中以60-80℃干燥,再依次经加热、拉丝和剪切处理,得到直径为10-15μm,长度为1-5mm的微型管道造管材料。
(2)PEEK复合材料的制备
取步骤(1)制备的微型管道造管材料10-20重量份、医用级PEEK粉剂70-80重量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HA长晶须10-20重量份进行混合,再加入足量的甘油和乙醇,放入高速打磨机中打磨成混悬液,再用抽滤机抽滤掉混悬液中的甘油和乙醇,并放入干燥机中以60-80℃干燥,得到PEEK复合材料干燥物。
(3)人工牙棒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越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越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