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水冷耐火砖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7201.5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46;F23M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耐火砖墙 换热管 冷却水进水管 垃圾焚烧炉 储水箱 控制阀 通孔 能量利用率 穿插设置 高效快速 结构稳定 均匀设置 垃圾焚烧 一端连接 耐火砖 底端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水冷耐火砖墙装置,属于耐火砖墙,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能够持续高效快速的降温,以及高效的利用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能的需求。技术方案为:所述耐火砖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均穿插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端均与上方的冷却水进水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底端均与下方的出水管一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一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出水管一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二,所述出水管二上设置有控制阀二。有益效果: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稳定、降温快速高效、能量利用率更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砖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水冷耐火砖墙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膛内的结渣,是垃圾中的无机物在高温下熔融而生成的固化物,由于垃圾局部高温燃烧或垃圾热值急剧上升而附着在炉墙上并增大,熔融附着温度约在1000~1100℃。该现象会缩短耐火砖的寿命、降低垃圾焚烧的能力。为防止焚烧炉炉墙上结焦,焚烧厂的焚烧炉炉墙冷却装置采用空冷耐火砖。以空冷耐火砖的炉墙结构,在耐火砖的背面送入常温空气,利用与热交换器相同的原理,使耐火砖的表面温度冷却到700~800℃,从而防止结渣的产生、附着和成长。
专利号为CN20418646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空冷耐火砖墙装置,包括空冷耐火砖、耐火砖承受梁、耐火砖承受板、供气室、空气换热室、空气回旋室、排气室、吸入管、供气调节阀、外壳A、外壳B、外壳C及螺栓座;所述外壳A及外壳B构成供气室;供气室底部的吸入管穿过空气回旋室与空气换热室连通,吸入管上装设有供气调节阀;所述外壳B及外壳C构成空气回旋室;所述外壳C、空冷耐火砖、耐火砖承受梁和耐火砖承受板共同构成空气换热室;所述空气回旋室位于供气室和空气换热室之间,且顶部与空气换热室连通,底部与排气室连通;耐火砖承受梁和耐火砖承受板垂直交叉布置,通过螺栓座连接。但是,垃圾焚烧炉的工作是连续进行的,仅仅依靠空能是不能够快速持续的降温,耐火砖墙在持续长时间工作后,温度依旧会升高,同时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也没有很好的利用。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持续高效快速的降温,以及高效的利用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水冷耐火砖墙装置,来解决如何能够够持续高效快速的降温,以及高效的利用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能的需求,同时确保耐火砖墙结构简单以及成本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水冷耐火砖墙装置,包括耐火砖、耐火砖承受梁、耐火砖承受板和螺栓座,耐火砖承受板为U形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足以支撑耐火砖的同时避开换热管的位置,同时耐火砖承受板均匀设置于耐火砖承受梁上,上下相邻的耐火砖承受板之间的高度满足单块耐火砖的高度,同时耐火砖的棱角拼接处设置有凹陷,便于螺栓座的安装连接,同时避免螺栓伸出耐火砖墙外部,影响外观和使用。
其中,耐火砖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沿耐火砖的长度方向呈列设置,通孔的内部均穿插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顶端均与上方的冷却水进水管连通,换热管的底端均与下方的出水管一连接,冷却水进水管和出水管一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一,出水管一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二,出水管二上设置有控制阀二。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沿所述耐火砖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使得换热管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可以采用圆柱形铜管,提高导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采用保温隔热材质,提高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
更优地,所述储水箱的外侧及所述出水管一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温层,降低热量散失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明光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7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给料系统
- 下一篇:固体废物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