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花期红掌耐寒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7077.2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8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张永春;杨柳燕;陈敏敏;李青竹;顾俊杰;张栋梁;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张晓敏;费开逵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花期 耐寒性 评价 方法 | ||
一种开花期红掌田间耐寒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自然低温环境下,对开花期红掌品种进行自然环境低温胁迫,依据待评价红掌品种的冷害形态表现,统计了叶柄、叶片、花柄、苞片4个器官的冷害指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主成分综合得分公式,通过该公式计算耐寒性综合得分,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品种耐寒性评价。本发明基于冬季自然低温环境进行评价,接近红掌的生长环境,无需利用复杂的评价试剂,该方法涉及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等器官的冷害表现,调查全面,操作简单,成本廉价,结果稳定,评价结果利于指导红掌耐低温品种的选育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耐寒性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花期红掌耐寒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是天南星科花烛属植物,因其花色丰富,花姿奇特,花期长且四季不断,而成为国际市场上产值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热带花卉。
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低于12℃时会发生冷害,使我国冬季种植红掌时增加了极大一笔加温成本,成为限制红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红掌品种进行耐寒性评价,有利于红掌生产过程中分级管理和能耗的降低,提高其产业价值。
植物的耐寒性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下植株形态、生理、叶片结构等指标进行评价。现有技术中,为了鉴定红掌的耐寒性,研究人员多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幼苗红掌或离体叶片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的方法。
田丹青等(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园艺学报,38(6):1173–1179,2011)通过6℃人工气候箱低温胁迫株龄1年未进入开花期的红掌品种‘阿拉巴马’、‘大哥大’、‘粉冠军’,从形态和生理指标方面对3个品种抗寒性进行了鉴定。
王宏辉等(10个红掌品种的抗寒性与耐热性评价,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4(2):40–47,2015)针对株龄5个月的红掌品种,采集其从上至下第1片成熟叶,利用低温循环仪进行胁迫处理,通过计算离体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品种抗寒性评价。
杨克彬等(七个切花红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低温能力评价,植物生理学报,53(9):1609–1618,2017)利用低温恒温槽对开花期红掌的离体叶片进行了低温胁迫处理,通过计算LT50和测定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与聚类分析对7个切花红掌品种进行了耐低温能力评价。
以上评价方法多使用离体叶片或幼苗期红掌,是基于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进行的耐寒性评价,与红掌真实生产中的状况有一定的差距,且未能全面考察红掌各器官的受害情况,因而在评价开花期红掌耐寒性方面有一定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花期红掌耐寒性的评价方法,此方法基于冬季自然低温环境进行评价,接近红掌的生长环境,无需利用复杂的评价试剂,该方法涉及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等器官的冷害表现,调查全面,操作简单,成本廉价,结果稳定,评价结果利于指导红掌耐低温品种的选育与规模化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花期红掌耐寒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材
选取株龄在16月以上、开花性状稳定的开花期红掌,每品种选取20株以上;
2)低温胁迫
将选取的红掌带种植盆置于未加温大棚内,于冬季自然低温环境下进行胁迫,胁迫天数大于10天,其中,日最低温低于6℃的天数大于6天;日最低温小于0℃的天数小于6天;
3)冷害调查
在低温胁迫结束后,对红掌叶柄、叶片、花柄、苞片的冷害症状分别进行调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7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