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6326.6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全;孙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尚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Q1/68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球编码 偶联基团 荧光 捕获探针 核酸分子 微粒载体 区分度 粒径 特异性核酸序列 应用 被检测目标 编码微球 编码载体 成像分析 定量检测 分子结合 核酸检测 核酸序列 互补配对 偶联作用 微球载体 显微成像 荧光颜色 宽场 通量 定性 分析 | ||
1.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获得一种已知粒径、荧光种类及荧光强度的微粒载体,所述微粒载体表面具有至少一种可偶联基团;所述微粒载体只包被一种荧光标记;
2)获得一种捕获探针分子,该捕获探针分子含有一段特异性的核酸序列和至少一种可偶联基团,所述核酸序列能够与被检测的目标核酸分子形成一定程度的互补配对,所述可偶联基团可与微粒载体表面的可偶联基团发生偶联作用;
3)在一定条件下,使捕获探针与微粒载体表面结合,获得能够特异性结合待测目标核酸分子的特异性检测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载体选自琼脂糖凝胶微粒、葡聚糖凝胶微珠、纤维素微珠、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酸酯脂质体复合微粒、壳聚糖微粒、金磁微粒、玻璃珠、聚苯乙烯微球、二氧化硅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载体的直径为0.1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载体包被的荧光标记颜色选自红、橙、蓝、绿、紫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载体表面的可偶联基团选自羟基、巯基、氨基、羧基、醛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探针分子的可偶联基团选自羟基、巯基、氨基、羧基、醛基。
7.一种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球编码载体;
2)提取待测目标核酸样本;
3)对待测目标核酸进行荧光标记;
4)液相杂交:在核酸杂交条件下,使步骤3)获得的被荧光标记的待测目标核酸与步骤1)获得的微球编码载体接触,使待测目标核酸分子与偶联于微球编码载体表面的捕获探针进行杂交,获得待测目标核酸分子与微球编码载体的结合体;
5)杂交信号分析:对步骤4)中的待测目标核酸分子与微球编码载体的结合体进行检测,根据微球编码载体的微粒载体直径、荧光颜色、荧光强度来区分微球编码载体的种类,检测待测目标核酸的荧光种类和强度,确定待测目标核酸分子的存在和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宽场显微成像对步骤4)中的待测目标核酸分子与微球编码载体的结合体进行分析,具体方法为:获得微球载体的杂交荧光图像,对整个划定区域进行多荧光通道成像形成一张多荧光通道的图片,通过分析软件把图片中的所有微球用圆圈圈出,记录每个微球的粒径、荧光颜色、荧光强度从而区分不同类的微球,最后通过反应荧光强度进行待测目标核酸分子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尚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尚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3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