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6282.7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陈仁鹏;黄华波;李亮;张伟;方元飞;杨帅裔;刘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48;H01G11/4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网络 结构 苯胺 二氧化锰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苯胺盐酸盐、交联剂、高锰酸盐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反应得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还包括氧化剂,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氯化铁、硝酸铁或双氧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反应产物置于大量去离子水净化平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剂为硼酸、硼砂、戊二醛或环氧氯丙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为0.5~1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盐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mol/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0~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盐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钠或高锰酸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剂与苯胺盐酸盐的物质量比为0.0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三维网络结构的聚苯胺/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2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防爆减压板
- 下一篇:一种熏蒸组合物及其在防治草菇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