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平井表皮系数分布特征的布酸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6178.8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薛衡;黄祖熹;卢立泽;王贺华;李鑫;蒋利平;刘榧;成一;臧克一;张博;周长江;岑玉达;肖勇;赵星;孙照磊;万丽娟;程洋;黄海平;黄凯;黄进腊;桂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井 地质模型 钻井 单井 表皮系数 产液剖面 伤害 分布特征 水平井段 构建 初始条件 酸化效果 布酸量 酸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平井表皮系数分布特征的布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初始条件下的单井地质模型;2)、基于步骤1)构建的单井地质模型,计算钻井伤害后的单井地质模型;3)、基于步骤1)构建的单井地质模型,计算钻井伤害前的水平井产液剖面;4)、基于步骤2)计算得到的钻井伤害后单井地质模型,计算钻井伤害后的水平井产液剖面;5)、根据步骤3)得到的钻井伤害前的水平井产液剖面和步骤4)得到的钻井伤害后的水平井产液剖面,计算沿整个水平井段不同位置上的表皮系数;6)、根据表皮系数沿水平井段的分布特征,计算水平井不同位置上的布酸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盲目布酸导致的酸化效率低、酸化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平井表皮系数分布特征的布酸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井的井身结构特点极大增加了油层泄油面积,具有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同时面临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井段污染差异大、产能无法得到最大程度释放等工程技术难题。
酸化措施是解除污染、充分发挥水平井潜能、实现快速建产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水平井段普遍较长,目前已有的试井、动态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手段均无法获得沿整个水平井段的伤害特征参数分布情况(包括:孔隙度、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参数),致使常规分段酸化或大型笼统酸化不具有针对性,酸化效果不理想。
酸化的目的是解除储层伤害,恢复储层生产能力。对于水平井段上局部储层没有受到伤害的位置,盲目布酸不仅不能有效恢复储层产能,同时还会加剧酸液的浪费,从而导致在有限的酸液用量下,水平井酸化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平井表皮系数分布特征的布酸方法,解决现有盲目布酸导致的酸化效率低、酸化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水平井表皮系数分布特征的布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初始条件下的单井地质模型;
2)、基于步骤1)构建的单井地质模型,计算钻井伤害后的单井地质模型;
3)、基于步骤1)构建的单井地质模型,计算钻井伤害前的水平井产液剖面;
4)、基于步骤2)计算得到的钻井伤害后单井地质模型,计算钻井伤害后的水平井产液剖面;
5)、根据步骤3)得到的钻井伤害前的水平井产液剖面和步骤4)得到的钻井伤害后的水平井产液剖面,计算沿整个水平井段不同位置上的表皮系数;
6)、根据步骤5)得到的表皮系数沿水平井段的分布特征,计算水平井不同位置上的布酸量。
本发明通过对水平井钻井伤害进行定量评价,获得沿整个水平井段上的表皮系数分布特征,并以表皮系数为设计依据,优化沿整个水平井不同位置上的布酸量,从而提高酸液利用率,整体改善水平井酸化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单井地质模型是在极坐标下建立的网格系统,将测井解释获得的储层渗透率及孔隙度属性通过以下方法赋值给网格系统:
网格系统中孔隙度的赋值模型:
φ(r,θ,z,t0)=φ0(z)+φ0(z)γG(r,θ,z,t0) (1)
网格系统中渗透率的赋值模型:
K(r,θ,z,t0)=K0(z)+K0(z)γG(r,θ,z,t0)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