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6134.5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翟华;王章朋;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2009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基准轨道 平行度测量 测量点 平行度 测量 里程 原点 标记间隔 偏差数据 预设距离 基准点 偏差度 全站仪 标定 连线 取点 预设 平行 地形 测算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待测轨道一侧的基准轨道上标记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及第二端点,二者均位于基准轨道中心线;通过全站仪以第一端点为原点,以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在待测轨道的中心线上每间隔预设里程长度取测量点获得坐标值;以此计算获得待测轨道的平行度与偏差数据。通过对应该与待测轨道平行的基准轨道上标定作为基准点的第一及第二端点,从而建立测算所需的坐标系,因此不必再将全站仪的位置与待测轨道统一,通过对待测轨道上一系列测量点的取点测量坐标值,计算待测轨道上不同里程距离的平行度及偏差度,有效避免地形情况限制,充分利用全站仪的测量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还涉及一种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长距离轨道直线度的检查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采用50米钢卷尺直接量取,由于跨度比较大,量取精度比较低;另一种是在轨道的一侧量取轨道的中心,将全站仪架设该中心点上,然后去轨道的另一侧在量取轨道的中心,利用全站仪转动90度测量距离的方法检查跨距,这种方法危险系数高,测量速度慢,仪器架设不稳测量精度比较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在测得的轨道平行间距值的同时不能同步测量轨道的里程值,降低轨道平行度测量的精度。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传统长距离轨道直线度的测量精度低不稳定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该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长距离轨道直线度的测量精度低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上述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的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包括:
在待测轨道一侧的基准轨道上标记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均位于所述基准轨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通过全站仪的参考线功能分别测量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以第一端点为原点,以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在所述待测轨道的中心线上每间隔预设里程长度取测量点,并通过全站仪测得所述测量点的坐标值;
根据所述获得的测量点的坐标值,计算获得待测轨道的平行度与偏差数据。
优选的,上述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中,所述在待测轨道一侧的基准轨道上标记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包括:
在基准轨道两端的端点分别架精密棱镜。
优选的,上述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中,所述在基准轨道两端的端点分别加设精密棱镜之前包括:
在基准轨道及待测轨道外无遮挡空间内架设全站仪。
优选的,上述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中,所述在待测轨道的中心线上每间隔预设里程长度取测量点,并通过全站仪测得所述测量点的坐标值,包括:
通过迷你棱镜配合全站仪在测量点测量坐标值。
优选的,上述长距离轨道平行度测量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获得的测量点的坐标值,计算获得待测轨道的平行度与偏差数据,包括:
计所测得的测量点的坐标值中,纵坐标值为里程长度,横坐标为与基准轨道之间的间距,以此计算获得待测轨道在各个不同里程长度的平行度与偏差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外双轴式自校准转台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轨道直线度确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