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6088.9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3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优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06Q2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患者信息 学生 远程会诊系统 共享 会诊系统 屏幕内容 实时通信 医院系统 内部系统 实时共享 通信连接 同步显示 用户终端 直接访问 资料查阅 资料分享 装载 网络 屏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包括装载于用户终端上的专家端和学生端,所述学生端,发起会诊请求,通过实时通信与专家端进行网络会诊,共享屏幕内容与专家端进行资料分享;所述专家端,接受会诊请求,通过实时通信与学生端进行网络会诊,共享学生端屏幕内容实现资料查阅。本发明专家端仅仅与学生端实现通信连接,学生端可以直接访问本医院的内部系统获取患者信息,而通过共享屏幕可以将学生端获取的患者信息在专家端上同步显示,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会诊中的实时共享患者信息。本发明解决目前了会诊系统存在的构造复杂,成本较高,必须接入医院系统等问题,提供一种不接入医院系统即可共享患者信息的会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医疗资源却相对有限,虽然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很多城镇均引入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当地民众检查提供方便。但由于目前国内专业医生缺乏,即使能够在当地医疗机构做检查,对于一些小城镇无法解决的病例,患者还需要拿检测结果再到二甲或三甲医院寻找有一定资质的医生去诊治,对于异地患者来说,就医显得极为不便,对于医院来说,一大批的患者和家属的涌入也进一步造成医院的拥堵现象,面对这种现象,远程会诊系统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的远程会诊系统也存在极大缺陷,具体而言,由于医院系统及医疗会诊的特殊性,医院系统往往采用内网进行院内通信以保证对患者信息的保密,而医疗会诊时取需要尽可能详细的在会诊双方传递患者信息,面对这样的矛盾,目前的远程会诊系统往往采用两种方式解决,其一是,让请求会诊的一方在院内系统中下载患者信息然后发送给接受会诊的一方,这种方式可以较好的保护其他患者的隐私,但这种方法也存在极其明显的缺陷,即患者信息不能做到实时传递,在会诊中如果出现缺乏患者资料时,需要中止会诊,等待再次传送资料后再进行会诊,十分复杂低效,对于工作繁忙的医生而言,十分不便,因此,第二种会诊方式在目前的实际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所谓的第二种会诊方式,是让接受会诊的一方直接接入医院的内部系统,使得接受会诊的一方可以直接获取患者信息,便于会诊的进行,而这种会诊方式的缺陷也十分明显。首先,各个医院的内部系统不尽相同,如果接入不同的医院系统,往往需要对会诊系统进行改进以适应不同医院的系统,这使得会诊系统的移植性低,不能在多种情况下使用。其次,如果需要接入多个医院的系统还需要在会诊系统上集成多种接入端口,大大增加了系统负担,增加了会诊系统的制造成本,可实际种需要进行会诊的往往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小型医院,会诊系统过高的成本可能超出小型医院的承受能力,而可以负担会诊系统的大型医院往往医资雄厚,并不需要进行会诊,这会使得会诊系统形同鸡肋,失去本身的意义。再则,因为会诊系统需要直接接入医院系统,这就要求会诊系统可以获得医院的授权,而这种授权往往是十分难以获得的,即便会诊系统获得了医院的授权了,也需要对医院内部系统进行保密性改造,对会诊系统的每次访问进行授权验证,这样的大规模改动十分复杂,也进一步增加了会诊系统的构造成本。综上所述,目前的会诊系统存在的种种缺点均是基于会诊系统必须接入医院内部系统才能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如果可以提供一种不接入医院系统即可共享患者信息的会诊系统,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会诊系统存在的构造复杂,成本较高,必须接入医院系统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接入医院系统即可共享患者信息的会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包括装载于用户终端上的专家端和学生端,
所述学生端,发起会诊请求,通过实时通信与专家端进行网络会诊,共享屏幕内容与专家端进行资料分享;
所述专家端,接受会诊请求,通过实时通信与学生端进行网络会诊,共享学生端屏幕内容实现资料查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优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优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源治疗方案推荐的结论合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云数据健康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