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吹塑工艺的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5890.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徐振明;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5/134;C08K5/526;C08K5/098;C08K13/06;C08K9/12;C08K5/347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工艺 聚乙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适用吹塑工艺的聚乙烯组合物,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一种适用吹塑工艺的聚乙烯组合物,包含45~55份(重量份,下同)的分子量Mw介于22‑48万的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A,35~45份由乙烯和另一种具有5~7个碳原子的1‑烯烃制得的分子量Mw介于40‑63万的高分子量共聚物B和4~15份的分子量Mw介于112万~135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C,还包括1~10份含有抗氧剂、稳定剂、抗菌剂、紫外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助剂D。该种聚乙烯组合物,在用于吹塑工艺生产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生产的桶具有特别良好的机械强度。在保证了上述优秀的物理性能的同,其还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吹塑工艺的聚乙烯吹塑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中空容器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险与非危险化学品、油品及其他液体的盛装,正逐步取代金属容器。中空容器主要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为原料,优点是它也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和其为轻质材料。普通聚乙烯产品在挤出过程中具有相对低的熔体强度,意味着型坯在熔融态会发生断裂,同时生产厚壁容器时容易发生壁厚不均现象。耐环境应力开裂是指产品在环境中耐老化开裂时间,是衡量中空容器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其堆高、存放时间都与材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有关,它的提高可使制品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中空包装广泛用于各种物品的包装,可能会因为环境潮湿、温度高等因素而滋生细菌、霉菌,而且不容易进行消毒处理,这就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资料表明,一些细菌、霉菌在60℃以上环境中,3~10内分钟才能被杀死,有的甚至需要更高的温度、更长的时间才能消毒,而进行辐照消毒又十分不便甚至是不可能,这些情况导致了滋生的各种细菌及繁殖的大量霉菌,容易传染的病菌也会大量繁殖。抗菌材料是一种具备抑制和杀死菌功能的新型材料,这些材料都是通过添加一种或几种相应的抗菌剂制得。抗菌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减少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空容器性能存在的缺陷,对中空容器生产所用的材料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适用吹塑工艺的聚乙烯组合物,相对现有技术,树脂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均有了显著的提升,且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性能,容易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以下是具体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吹塑工艺的聚乙烯组合物,其密度在23℃时为0.954~0.959g/cm3,其在190℃,21.6kg的情况下熔体流动速率为4~7g/10min。它包含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A、高分子量共聚物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C、复合助剂D;以整个聚乙烯吹塑组合物为100重量份数,其中所述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A为45~55重量份数,由乙烯和另一种具有5~7个碳原子的1-烯烃制得的高分子量共聚物B为35~45重量份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C为4~15份重量份数,所述复合助剂D包含抗氧剂、稳定剂、抗菌剂、紫外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重量份数为1~10份。
所述低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A的分子量Mw介于22-48万。
所述高分子量共聚物B中的5~7个碳原子的1-烯烃共聚单体质量占高分子量共聚物B质量的0.3-0.6%,B的分子量Mw介于40-63万。
所述高分子量共聚物B中的5~7个碳原子的1-烯烃可以是1-戊烯、1-己烯、1-辛烯中的一种或是多种。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聚物C,分子量Mw介于112万~135万。
所述复合助剂D中稳定剂为硬脂酸钙。
所述复合助剂D中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熔点110-125℃,简称为1010;β-(4-羟基苯基-3,5-二叔丁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熔点50-55℃,简称1076;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熔点183-187℃,简称为1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