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5347.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程晶晶;王鹏;许高齐;张新阳;李安冉;何宏颖;陈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45/06 | 分类号: | B21D4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废料 支撑件 清扫器 清扫器安装架 剥离装置 运输装置 自动输送装置 出料口 固定板 滑动板 进料口 支撑板 滚筒 传送带 板材冲压 冲压模具 导向滑板 滑动连接 转轴转动 安装架 螺钉锁 轴承座 转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涉及板材冲压的技术领域,包括冲压模具、冲压废料运输装置和冲压废料剥离装置,冲压废料运输装置包括支撑件一、支撑件二和滚筒,支撑件一和支撑件二之间滑动连接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支撑件二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板二和滑动板二,滚筒上设有传送带并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板二和滑动板二上,冲压废料剥离装置设于冲压废料运输装置的左侧,冲压废料剥离装置包括清扫器安装架、清扫器转轴和清扫器,清扫器通过清扫器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架的上部,清扫器安装架的右侧上部设有进料口,清扫器安装架的左侧中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设有导向滑板(28)。本发明结构紧凑、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冲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绝大多数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冲压废料清除方式都是利用人工进行清扫,再通过机箱进行装载,然而,人工清扫冲压废料会使整个生产现场显得零乱,并且清扫生产线上的冲压废料时,如果机器不关停就进行清扫作业,则会对清扫人员来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人工清扫生产线上的冲压废料时应该需要先关停机器,但这也会影响到工厂自身的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639175A公开了一种带有废料自动输送功能的冲压装置,冲压装置包括机架、冲压工作台、成型凹模、模具锁紧装置、工件校正装置、成型凸模、凸模固定座、气缸、冲头、喷风装置、清扫器、废料输送装置和废料收集装置,冲压工作台设置在机架上,成型凹模通过模具锁紧装置安装在冲压工作台上,工件校正装置设在冲压工作台左侧,冲头上方连接气缸,成型凸模通过凸模固定座安装在冲头上,机架上还设有喷风装置,废料输送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下方,废且其两侧设有防护挡板,防护挡板固定在机架上,废料收集装置设置在机架右侧,且与废料输送装置相抵。可随时将冲压工件产生的废料吹落到废料输送装置并经清扫器上进行清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741616U公开了一种冲压机废料自动清除装置,包括冲压机机体、冲压机操作台,所述冲压机机体与所述冲压机操作台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安装有至少两根辊轴,在所述辊轴上包覆有输送皮带,其中一根辊轴与电机驱动连接。该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冲压机冲压后的废料落入到输送皮带上,在输送皮带的传动下,能够将废料自动地从冲压机机体与冲压机操作平台的间隙内运送出来,对废料清除彻底,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上述对比文件中所涉及到的冲压废料处理装置虽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但是其自身的适应性较差,因此,对用于冲压废料处理装置还需重新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的缺陷。
一种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冲压模具、冲压废料运输装置和冲压废料剥离装置,
所述冲压废料运输装置包括支撑件一和支撑件二,所述支撑件一和支撑件二之间滑动连接并通过螺钉锁紧固定,所述支撑件二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铰支座,所述支撑件二的上端通过转轴和铰支座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下端设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上螺纹连接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上螺纹连接有滑动板一,所述滑动板一通过螺栓和固定板一锁紧固定,所述滑动板一上设有电机固定板并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转轴贯穿电机固定板并在转轴末端安装有带轮一,所述带轮一通过皮带一连接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二设于滚筒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板二和滑动板二,所述滚筒上设有传送带并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板二和滑动板二上,所述支撑板的右端设有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二上螺纹连接有螺杆二,所述螺杆二和滑动板二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