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25303.3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旭东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巨智 |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充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移动设备终端、云端管理平台和充电终端,其中充电终端包括中心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金属空气电池模块、控制器、监测模块、定位模块、通讯模块和辅助电源模块,方法包括移动设备终端将用户的使用/停止目标充电终端请求发送到云端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根据使用/停止目标充电终端请求向目标充电终端发送启动/停止命令,控制该充电终端的状态,并向移动设备终端反馈,同时云端管理平台收集并存储充电终端的状态信息;充电终端根据云端管理平台发送的启动/停止命令而处于可对外放电状态/不可对外放电状态。本发明可满足人们充电需求,特别是户外充电需求,拓展了共享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充电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移动用电设备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大,外出时对这些移动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则变得很重要。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共享充电宝给这些移动用电设备充电,共享充电宝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其能量密度较低,可充电次数较少,所以共享充电宝需要和市电相连,在和市电相连的地方人们很容器找到插座给移动用电设备充电。而在不和市电相连的户外,人们有更大的充电需求,目前还没有技术方法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包括:
移动设备终端2,用于将用户的使用/停止目标充电终端请求发送到云端管理平台3;
云端管理平台3,用于收集并存储充电终端1的状态信息,用于根据使用/ 停止目标充电终端请求向目标充电终端发送启动/停止命令,控制该充电终端的状态,并向移动设备反馈;
充电终端1,用于根据云端管理平台3发送的启动/停止命令对接入的用电设备开启充电或断开充电;
移动设备终端2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通讯手表,可穿戴电子设备,虚拟现实眼镜,电动汽车等可实时通讯设备,充电终端1不限于只对上述移动设备充电,可同时满足用户其余用电设备充电需求;
充电终端1包括中心控制模块12、控制模块15、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控制器17、监测模块16、定位模块14、通讯模块13和辅助电源模块18,其中:
中心控制模块12通过通讯模块13与云端管理平台3连接,接收云端管理平台3发送的启动/停止命令;中心控制模块12连接控制模块15,接收控制模块15反馈的当前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的状态信息;中心控制模块12连接监测模块16,接收监测模块16反馈的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的金属燃料电极消耗状态信息、液态电解质状态信息和辅助电源模块剩余电量信息;中心控制模块12 连接定位模块14,接收定位模块14反馈的充电终端1位置信息;中心控制模块 12将当前金属空气电池的状态、金属燃料电极消耗状态、液态电解质状态、充电终端位置和辅助电源模块剩余电量等信息通过通讯模块13发送到云端管理平台3;
控制模块15连接中心控制模块12和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接收中心控制模块12的控制命令,控制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处于可对外放电状态或不可对外放电状态;
控制器17包括DC-DC转换器,充电接口和电路板等部件,用于控制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的输出电压,通过充电接口连接用电设备,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连接辅助电源模块18,控制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对辅助电源模块18充电;对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和辅助电源模块18工作状态进行管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该控制器为现有技术;
监测模块16包括重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电压探测器等传感器,连接金属空气电池模块11,监测金属燃料电极消耗状态信息和液态电解质状态信息;监测模块连接辅助电源模块18,监测辅助电源模块18的剩余电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旭东,未经付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