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病毒逃逸样本的生成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4418.0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熊琦;张宝峰;杨永生;朱瑞瑾;李凤娟;刘昱涵;王峰;许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病毒 逃逸 样本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PE病毒逃逸样本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初始样本集合P进行迭代,确定第i轮输出的PE病毒样本文件Pi,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1-T,T为变异轮数的门限值;
检测并获取所述PE病毒样本文件的PE病毒文件静态特性的检测结果;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高危,确定所述PE病毒样本文件逃逸失败;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危险,输出警告,返回所述基于初始样本集合P进行迭代,执行下一轮输出;
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正常,确定所述PE病毒样本文件为PE病毒逃逸样本Pi,确定对应所述PE病毒样本文件Pi的逃逸措施序列,返回所述基于初始样本集合P进行迭代,对所述PE病毒逃逸样本文件进行变异,生成第i+1轮的PE病毒逃逸样本Pi+1,以及确定对应所述PE病毒逃逸样本Pi+1的逃逸措施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PE病毒逃逸样本Pi+1进行PE检测,并确定所述第i+1轮的轮数是否达到所述T;
若通过检测,或者,若未通过检测且所述第i+1轮的轮数未达到所述T,返回执行所述基于初始样本集合P进行迭代这一步骤,执行下一轮输出;
若未通过检测且所述第i+1轮的变异轮数达到所述T,确定所述初始样本集合P执行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样本集合P迭代完成后确定的逃逸措施序列,构成逃逸措施序列集合ti;
根据所述逃逸措施序列集合ti生成最小逃逸组合ti-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逃逸措施序列集合ti生成最小逃逸集合ti-min,包括:
获取所述逃逸措施序列集合ti的候选逃逸子集A-T,其中,ti-t∈A-T;
以初始PE病毒样本文件为基准,对所述候选逃逸子集A-T中的元素ti-t进行筛选和验证,确定包含最小元素的组合为最小逃逸组合ti-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PE病毒样本文件Pi的进行变异,生成第i+1轮的PE病毒逃逸样本Pi+1,包括:
获取所述PE病毒样本文件Pi的当前状态xi;
基于更新矩阵Q(xi,ai),得到新的Q矩阵;
基于所述新的Q矩阵和选择策略生成单次最优逃逸策略a∈A;
根据所述逃逸策略a,生成第i+1轮的PE病毒逃逸样本Pi+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未经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44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