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个温度区的制冷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4286.1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5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A·巴布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3/00;F25B39/00;F25B41/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制冷 器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第一和第二温度区(2,3)、具有两个并行的支路(14,15)的制冷剂回路(13),其中,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一支路(14)具有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16)和用于给所述第一温度区(2)调温的第一热交换器(5),并且,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二支路(15)具有第二节流部位(18)和用于给所述第二温度区(3)调温的第二热交换器(6)。分支部(在所述分支部上,所述制冷剂回路(13)分成所述两个支路(14,15))构造成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分离的离析器(11),并且,所述第二支路(15)与所述离析器(11)的液体出口(23)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具有至少两个温度区和一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对于这些温度区中每个而言具有热交换器和连接在热交换器之前的节流部位,在这些节流部位中,至少一个节流部位是可控制的。借助于这个可控制的节流部位可以使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在宽的极限内改变。当所调设到的压力低于环境温度下的制冷剂的蒸汽压力时,热交换器作为冷却所配属的温度区的蒸发器起作用。反之,如果可控制的节流部位打开到这样的程度,以使得位于其后方的热交换器中的压力超过了环境温度下的制冷剂的蒸汽压力,则制冷剂蒸汽可以在热交换器中冷凝并且所配属的温度区被加热。
背景技术
如果在制冷剂回路中布置在并行的支路中的两个热交换器中的一个要加热而另一个要冷却,则这两个热交换器上游的制冷剂回路必定不仅引导蒸汽而且引导液态制冷剂,到达要冷却的热交换器的支路中的制冷剂蒸汽由于缺少相态变换(Phasenwechsel)而无助于冷却功率,然而必须耗费功,以便挤压经过连接在热交换器之前的节流部位的制冷剂蒸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善以上所说明类型的制冷器具的有效作用率。
该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提出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器具),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温度区;具有两个并行支路的制冷剂回路,其中,这两个支路中的第一支路具有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以及具有用于给第一温度区调温的第一热交换器,并且这两个支路中的第二支路具有第二节流部位以及具有用于给第二温度区调温的第二热交换器,在所述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中,一分支部(在该分支部上,制冷剂回路分支成两个支路)构造成用于使气体与液体分离的离析器(Abscheider),并且第二支路与离析器的液体出口连接。
以此方式,将到达直至分支部的制冷剂蒸汽有针对性地输送至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在该处通过放热来实现冷凝,而禁止蒸汽通过第二蒸发器无用地(nutzlos)流出。
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应能够调设到比第二节流部位的压降要小的压降。
为了能够在第一热交换器中维持对于冷凝所必需的高压力,在第一支路中在第一热交换器下游应设置第三节流部位。为了使第一节流部位的调整不必然地也改变第一支路的通过量,于是第三节流部位也应是能调整的。
离析器应具有空腔,在所述空腔上构造有入口、液体出口和气体出口。
为了将气体和液体通过重力实现分离,液体出口应比气体出口位于空腔的更深/更低的部位处。
这种高度差应这样适配于制冷剂回路的填充量,使得当第一节流部位部分敞开时,从而,制冷剂在该第一节流部位处被堵塞(staut)、液态制冷剂能够溢出(überlaufen)到气体出口中、并且能够到达至第一热交换器。只有这样,第一热交换器也能够被使用于冷却第一温度区。
为了避免液体滴入到气体出口中,气体出口不应具有向上敞开的横截面。
适宜地,离析器可以被用于接收其中的干燥材料,该干燥材料以已知的方式用于联结(Binden)制冷剂的湿气残余。
优选地,干燥材料位于入口与上述两个出口之间的空腔中。
在此,入口应布置在干燥材料上方,并且至少液体出口应布置在干燥材料下方,以确保了干燥材料至少与制冷剂的液态相态强烈地相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4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