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23969.5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2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1/04 | 分类号: | E05F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窗 器防脱器缠线辊 | ||
本发明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公开了一种通过导向条的导向对钢丝绳进行有序缠绕的缠线辊,能够防止钢丝绳之间绕缠打结,避免开闭窗时卡滞,其特征在于橡胶套套置于主体辊的一端,所述主体辊外侧开有夹线槽,所述夹线槽沿主体辊轴线延伸,所述夹线槽两侧槽壁上分别置有多个夹线卡齿,且相互对应,多个导向条等距置于主体辊外侧,且沿主体辊轴向分布,所述导向条为环形结构,所述导向条和夹线槽重合的部分断开,且断开长度与夹线槽的宽度相等,所述主体辊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通线槽,且通线槽的一端与夹线槽相连通,两个紧固块分别置于主体辊的另一端,且两个紧固块分别位于通线槽的两侧,所述紧固块为半圆柱体结构,且两个紧固块的矩形面相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涉及一种开窗器防脱器上使用的,对钢丝绳进行缠绕的缠线辊,属于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导向条的导向对钢丝绳进行有序缠绕的缠线辊。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绿色建筑中,为了保证建筑内的通风等,会在建筑上开设悬置窗,悬置窗通过开窗器进行开启,且悬置窗主要向外侧开启,减少室内空间的占用,但为了建筑安全,需要考虑悬置窗脱落的情况,例如在台风、外部因素作用下,悬置窗的脱落等,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悬置窗进行防脱,针对本人提出的另一申请一种开窗器防脱器,其中缠线器为光滑圆辊,在进行绕线时,不能进行有序的缠绕,会使得钢丝绳之间出现挤压,绕缠打结,影响在开窗时钢丝绳的伸出和关窗时的收回,容易出现卡滞磨损,影响钢丝绳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提供了一种通过导向条的导向对钢丝绳进行有序缠绕的缠线辊。能够防止钢丝绳之间绕缠打结,避免开闭窗时卡滞。
本发明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由橡胶套、导向条、夹线卡齿、紧固块、紧固螺套、通线槽、夹线槽和主体辊组成,橡胶套套置于主体辊的一端,所述主体辊外侧开有夹线槽,所述夹线槽沿主体辊轴线延伸,所述夹线槽两侧槽壁上分别置有多个夹线卡齿,且相互对应,所述夹线卡齿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侧相对应的夹线卡齿顶点相对,多个导向条等距置于主体辊外侧,且沿主体辊轴向分布,所述导向条为环形结构,所述导向条和夹线槽重合的部分断开,且断开长度与夹线槽的宽度相等,所述主体辊另一端的端面上开有通线槽,且通线槽的一端与夹线槽相连通,两个紧固块分别置于主体辊的另一端,且两个紧固块分别位于通线槽的两侧,所述紧固块为半圆柱体结构,且两个紧固块的矩形面相对,紧固螺套套置于两个紧固块上,且与主体辊另一端的端面相接触,所述紧固螺套和紧固块相螺接。
使用时,当对缠线辊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主体辊的一端置于开窗器防脱器的滑动槽内,且主体辊和滑动槽之间通过橡胶套隔开,松开紧固螺套,将钢丝绳的一端嵌入夹线槽内,夹线槽内的夹线卡齿对钢丝绳进行夹紧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朝主体辊的另一端延伸,穿过通线槽,再将紧固螺套套在紧固块外,进而紧固螺套对钢丝绳进行压紧固定,然后将钢丝绳的另一端沿着导向条缠绕在主体辊外侧,进而对钢丝绳进行有序的缠绕,防止钢丝绳间出现挤压绕缠打结,将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开窗器防脱器中的调节滑块,与开窗器防脱器中的连接板相连,紧固螺套的外侧与开窗器防脱器中的卷簧相连,当开窗器防脱器启用时,悬置窗下落,猛然拉动连接板,连接板通过钢丝绳带动调节滑块沿着调节槽向下运动,并猛然向下拉动缠线辊,缠线辊在滑动槽内转动进行放线,并且缠线辊沿着滑动槽移动,随着滑动槽直径逐渐减小,缠线辊被卡死,进而连接板停止下落,进而对悬置窗进行卡死制动,达到钢丝绳在缠绕时,避免钢丝绳缠绕打结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能够防止钢丝绳之间绕缠打结,避免开闭窗时卡滞。
三、避免卡滞磨损,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开窗器防脱器缠线辊的立体拆分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