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3824.5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鲁文;徐鹤川;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权策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驱动模块 图像分析模块 液晶显示模组 电源管理系统 图像获取模块 摄像头 运算单元 亮度控制系统 液晶显示设备 矩阵式排列 摄像头连接 背光单元 降低系统 决策部件 模拟人类 视觉效果 低功耗 中心化 光照 能耗 视角 视野 更新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液晶显示模组、摄像头和电源管理系统,所述摄像头设在液晶显示模组前面,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内,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运算单元、图像分析模块、多路驱动模块,所述多路驱动模块包括若干数量的m*n阶矩阵式排列的背光单元,摄像头连接图像获取模块,图像获取模块连接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连接运算单元,运算单元连接多路驱动模块,多路驱动模块连接液晶显示模组,采用中心化低功耗决策部件,降低系统更新难度;用摄像头直接模拟人类视角,根据视野范围光照情况进行分析(图像分析模块),调整亮度,在保证人眼获得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节省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以其良好的分辨率带来很好的观感,户外大屏幕液晶显示设备更作为户外的信息传播的载体,为受众带来了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同时也构建了一个有力的宣传渠道。这种设备随着人们休闲活动和旅游的增多,以及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已经不断普及。
大屏幕液晶显示设备的效果离不开背光模块,大屏幕液晶显示设备带来良好视觉感受的同时,也具有功耗巨大的缺点。为了改良,现有的技术主要通过判断本画面输出的亮度主动调节背光模块,这种方法需要将LCD组件同时修改,具有成本高的特点,也无法监控环境光,保证视觉效果。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0212260.X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背光灯电源自动控制器,包括“与门电路、上电延时电路和驱动电路构成,行频和场频信号接与门电路,上电延时电路和与门电路相接,与门电路接驱动电路,通过行频、场频信号的有无来开、关背光灯,上电延时电路经整形,与行频或场频信号来控制背光灯,使其延时打开”,没有检测液晶显示模组和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装置,不能根据液晶显示屏和周围的环境光照强度来调节背光灯的强弱。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无法根据环境光照情况保证视觉效果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系统,包括液晶显示模组、摄像头和电源管理系统,所述摄像头设在液晶显示模组前面,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内,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运算单元、图像分析模块、多路驱动模块,所述多路驱动模块包括若干数量的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形成m*n阶矩阵式的排列方式,摄像头连接图像获取模块,图像获取模块连接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连接运算单元,运算单元连接多路驱动模块,多路驱动模块连接液晶显示模组。
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通过柔性支架连接在液晶显示模组的上面,或者摄像头通过一个立式的刚性支架与护栏整合到一起。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亮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头采集其视野范围内的光照情况,将光照情况传递到图像获取模块,图像获取模块获取图像后传递到图像分析模块,图像分析模块将分析结果传递到运算单元,运算单元做出决策控制多路驱动模块,多路驱动模块控制液晶显示模组进行亮度调节。
作为优选,多路驱动模块采用逐步收敛的方法,在确保用亮度差和色彩均衡度表达的视觉效果达标的情况下,获得显示器背光驱动阵列的最优驱动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中心化低功耗决策部件(运算单元),降低系统更新难度;用摄像头直接模拟人类视角(图像获取模块),根据视野范围光照情况进行分析(图像分析模块),调整亮度(多路驱动模块),在保证人眼获得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摄像头柔性支架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权策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权策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