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3659.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贤生;邹晶;李林;段林甫;万群;李会勇;沈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4/029;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强度 深度 学习 回归 融合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待定位环境中建立信号强度指纹库;
步骤2:对指纹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构建好的自动编码模型中,进行自动编码模型预训练;
步骤4:基于训练好的自动编码模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再将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对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进行训练;
步骤5: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中对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
步骤6:通过基于平均源的DS证据融合理论对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输出概率值进行融合,计算预测结果,并构建回归模型,预测结果为指纹库中格点坐标的加权和;
步骤7: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来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根据步骤6中的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值来调整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参数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参数;
步骤8:根据步骤2-7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D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融合模型进行实时定位;
其中,步骤1-步骤7为线下阶段,步骤8为线上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包含有M个AP的待定位环境划分为G个格点,每个格点都有一个唯一的标签k,其中k=1,2,…,G;
步骤1.2:采集格点编号、二维坐标和移动端在每个格点的RSS信号强度,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测量值,在n时刻第k个格点采集到的RSS信号强度向量记为如果在该采集格点不能探测到某个AP的信号强度,则将对应AP上的信号强度值设置为-110dBm,以确保所有的样本维度一致;
步骤1.3:每个格点都收集N个样本,即在第k个格点上我们可以得到DK=[rk(1),rk(2),…,rk(N)],总的线下指纹库可记为D=[D1,D2,…,D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步骤1中指纹库中的所有向量进行零均值标准化,对n时刻第k个格点采集到的RSS信号强度向量rk(n),其均值与方差分别为:
则归一化后的RSS信号强度向量为:
步骤2.2:对步骤2.1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乱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构建自动编码模型;
步骤3.2:将步骤3.1中的自动编码模型的编码层记为Φ,解码层记为Ψ,最小化输入与输出间的代价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构建DNN模型,其输入层维度为AP个数M,输出层维度为格点个数G;
步骤4.2:将自动编码模型预训练好的编码层直接作为DNN模型的编码层,解码层中除输出层为激活函数为softmax的全连接层外,隐层均为激活函数为tanh的全连接层;
步骤4.3:将步骤2得到的训练数据传入步骤4.2中得到的模型,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好的DNN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深度学习回归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构建CNN模型,其输入层维度为AP个数M,输出层维度为格点个数G,CNN模型由一层卷积层、一层最大池化层及一层激活函数为softmax的全连接层构成;
步骤5.2:将步骤2得到的训练数据传入步骤5.1中的模型,得到训练后的CNN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6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