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2258.6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阔;岑禹翰;吴骞;李秋阳;崔之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4;E04B1/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膏复合板 面板单元 隔音 饰面 横向钢板 基层墙体 施工 槽口 应用技术领域 边框龙骨 表面裂缝 构件拼接 固定效果 规律排布 建筑装饰 局部损坏 竖向支撑 水平设置 龙骨 搭接 气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装饰应用技术领域。所述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包括基层墙体、若干U型固定夹、C型轻钢龙骨、横向钢板带和石膏复合板面板。其中,U型固定夹固定在基层墙体上且呈规律排布;C型轻钢龙骨包括边框龙骨和竖向支撑龙骨;横向钢板带水平设置;石膏复合板面板包括若干面板单元,左右相邻的所述面板单元之间的暗槽口与明槽口之间相互搭接,所述面板单元通过气排钉固定在所述C型轻钢龙骨和所述横向钢板带上。所述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及其施工方法,具有构件拼接简单、施工速度快、固定效果好的优点,而且可避免表面裂缝、材料局部损坏等情形,且面板单元易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装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器厂房等有较大噪音的场所,墙体需要进行隔音处理。现有的常规做法为,将在基层墙体上设置防腐木质条作为龙骨,上下左右相邻的面板强压靠拢,顺序安装,拼装好用气枪钉或自攻枪固定。
根据现场施工经验,现阶段的隔音板安装经常会出现面板之间缝隙过大,或面板间压强过大,导致面板表面开裂,用气钉枪或自攻枪固定时,面板可能造成破损,还需要耗费人工进行重新铺装等修正工作,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尤其是在工期较紧、与粉刷工程衔接时间较短的工程中,如何提高隔音板的安装可操作性与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损耗及材料整修率,并简化安装过程中的整修情况,是本发明所要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及其施工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包括:
基层墙体;
若干U型固定夹,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基层墙体上且呈规律排布;
C型轻钢龙骨,包括边框龙骨和竖向支撑龙骨,所述边框龙骨通过U型固定夹安装在所述基层墙体的四周,所述竖向支撑龙骨通过U型固定夹间隔固定;
横向钢板带,水平设置于所述边框龙骨与竖向支撑龙骨之间以及两个相邻的竖向支撑龙骨之间;
石膏复合板面板,包括若干面板单元,所述面板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明槽口和暗槽口,左右相邻的所述面板单元之间的暗槽口与明槽口之间相互搭接,所述面板单元通过气排钉固定在所述C型轻钢龙骨和所述横向钢板带上。
进一步,所述U型固定夹上设置有卡块,所述C型轻钢龙骨上对应设置有卡孔,所述C型轻钢龙骨与U型固定夹卡合设置;优选为,所述U型固定夹卡的两个侧板优选为呈“)(”状设置;更优选为,所述C型轻钢龙骨与U型固定夹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优选为,在所述基层墙体的阳角处设置有L型护角钢,所述L型护角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所述竖向支撑龙骨上,所述L型护角钢位置的所述面板单元通过气排钉固定在所述L型护角钢上和竖向支撑龙骨。
优选为,在门窗洞口四周的边框处增设洞口龙骨。
优选为,在竖向支撑龙骨位置处的竖直方向上间隔1m~1.2m设置一个U型固定夹卡,在边框龙骨位置处的水平方向间隔0.8m~1m设置一个U型固定夹卡。
优选为,相邻竖向支撑龙骨间距为600mm,相邻的横向钢板带的间距为400mm,横向钢板带宽4cm、厚2mm;面板采用长600mm、宽400mm的珍珠岩隔音石膏复合板。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膏复合板隔音饰面墙的施工方法,包括:
根据基层墙体的尺寸进行设计排版,在施工完毕的基层墙体及楼层板上,放出C型轻钢龙骨的位置线;
根据C型轻钢龙骨的位置线,确定U型固定夹的位置,并用膨胀螺丝固定于基层墙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