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2000.6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徐龙;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0;G07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垫片 供热控制 管理系统 热状态 二维码标识 丁腈橡胶 供暖状态 供热模式 供热用户 管道内部 密封合成 入户总阀 实时监控 无线网络 业务服务 用户实现 手机端 误操作 维修 垫片 断热 巡检 配件 节约 监管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包括控热垫片,控热垫片采用304不锈钢垫片和丁腈橡胶两种材料密封合成,对用户停热状态的管道内部发挥阻断作用,避免在用热户在停热状态下,打开或误操作入户总阀能够恢复正常供暖状态;在控热垫片上设有二维码标识,设置有微信扫码功能。本发明改变传统停供热模式,节约断管、配件的费用,节省维修人员实际操作的工时,实现维修人员巡检实时监控的模式,通过手机端对断热用户实现无线网络监管,确保停供热用户业务服务的全过程、痕迹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供热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停供热业务人员操作工序复杂、使用配品配件较多、操作工时较长,并且对实施的停供热业务全过程监控手段较为传统,不能实时监控、更新,后期无法对人员操作过程留痕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及方法,便于安装和管理使用,改善了供热管控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包括控热垫片,控热垫片采用304不锈钢垫片和丁腈橡胶两种材料密封合成,对用户停热状态的管道内部发挥阻断作用,避免在用热户在停热状态下,打开或误操作入户总阀能够恢复正常供暖状态;在控热垫片上设有二维码标识,设置有微信扫码功能。
进一步地,控热垫片制作步骤为:第一步,制作304不锈钢垫片内衬模具;第二步,制作丁腈橡胶密封垫外套模具;第三步,将包括304不锈钢和丁腈橡胶密封垫的控热垫片套装进行尺寸校核;进行耐压试验(1.6Mpa)。
进一步地,二维码标识是通过工作人员进行微信扫码可以简单地完成巡检工作,并且有可追溯的依据,自动记录形成网端储存平台,其使用步骤为:第一步,采集断热用户信息上传云端;第二步,后台自动生成二维码导出;第三步,运用AI排版工具制作控热宝标识;第四步,采用激光雕刻机进行双面UV;第五步,采用激光开孔机进行开孔;第六步,搭配紧束带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使用步骤为:(1)前往断热用户处,关闭入户阀门总开关;(2)松开入户活接(严禁全部打开)放空管道内余水;(3)完全打开入户活接,放入控热垫片;(4)使用管钳、扳手工具,将活接上紧;(5)用紧束带将控热宝二维码标识扎紧到供热管道上;(6)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功能,对控热宝标识二维码封面进行扫描,微信跳转上传信息成功页面,完成断热操作;(7)准确显示巡检时间和人员,具有可追溯性,形成痕迹化管理。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改变传统停供热模式,节约断管、配件的费用,节省维修人员实际操作的工时,实现维修人员巡检实时监控的模式,通过手机端对断热用户实现无线网络监管,确保停供热用户业务服务的全过程、痕迹化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管道供热控制管理系统,包括控热垫片,控热垫片采用304不锈钢垫片和丁腈橡胶两种材料密封合成,对用户停热状态的管道内部发挥阻断作用,避免在用热户在停热状态下,打开或误操作入户总阀能够恢复正常供暖状态;在控热垫片上设有二维码标识,设置有微信扫码功能。
控热垫片制作步骤为:第一步,制作304不锈钢垫片内衬模具;第二步,制作丁腈橡胶密封垫外套模具;第三步,将包括304不锈钢和丁腈橡胶密封垫的控热垫片套装进行尺寸校核;进行耐压试验(1.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