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0165.X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2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强;姜巍巍;曹德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3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自动 分离 装置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及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密封环(2)、控制面板(3)、油水进口(4)、粗粒化芯盖(5),所述箱体(1)下端焊接有支座(9),所述箱体(1)表面安装有密封环(2),所述箱体(1)表面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3),所述箱体(1)上端安装有粗粒化芯盖(5),所述粗粒化芯盖(5)上端安装有油水进口(4),所述箱体(1)顶端安装有密封垫片(10)及用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石化油水分离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及用途,属于环保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保局势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油库和石油化工企业的外排水油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不能直接排放,原始的隔油池和分离设备不能最大程度的把水从油中分离出来,这势必会增加环保负担,影响居民生活,导致石油产业投入成本增加。
原始的油水分离装置造价高,处理工艺时间长,需要多人配合,费时费力。
CN200510066275.6“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公开了一种气浮和膜分离工艺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对石油类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但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导致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同时无法回收废油,且需定期对膜元件进行反洗和化学清洗,存在操作复杂和二次污染的问题。
事实上,油库和石油化工企业油水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处理工艺应对COD和石油类均有较高的去除效率。生化处理是去除COD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油库污水水量波动大、排放不连续且周期不定。其二,处理工艺应以物化方法为主,但不应加入化学药剂,以减少药剂配制、溶解、计量等工作量和处置化学污泥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其三,处理装备布局上应集成化、一体化以便于运输安装,操作上能够实现即开即停,自动化运行。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油水自动分离装置的用途。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密封环(2)、控制面板(3)、油水进口(4)、粗粒化芯盖(5),所述箱体 (1)下端焊接有支座(9),所述箱体(1)表面安装有密封环(2),所述箱体(1)表面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3),所述箱体(1)上端安装有粗粒化芯盖(5),所述粗粒化芯盖(5)上端安装有油水进口(4),所述箱体(1)顶端安装有密封垫片(1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箱体(1)左侧安装有油出口(7),所述油出口(7) 内部安装有滤网(6),所述箱体(1)右侧安装有水出口(8),所述水出口(8)内部安装有滤网(6),所述油出口(7)和水出口(8)位于箱体(1)对称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污水泵(11),所述污水泵(11)下端安装有油水分离泵(12),所述污水泵(11)位于箱体(1)顶端,所述油水分离泵 (12)内部安装有离心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左侧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隔板(16)右侧安装有水泵(14),所述隔板(16)将箱体 (1)分为油室和水室,所述隔板(16)表面含有纤维小孔,所述电磁阀(15)位于油室,所述水泵(14)位于水室。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油水分离泵(12)下端焊接有扩散喷嘴(17),所述扩散喷嘴(17)下端安装有纤维聚合板(13),所述扩散喷嘴(17)数量至少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0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辅助氧化处理装置及其用途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