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特征防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9801.7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1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特征 会话 应用 读取 服务器获取 定义配置 会话信息 镜像数据 镜像用户 内容分析 上行流量 数据报文 数据特征 网络出口 应用启动 用户会话 线数据 源地址 报文 比对 加载 聚合 内存 分析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特征防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规则定义:首先约定从kafka读取的数据种类,在Kstream应用启动时,将规则定义配置加载到内存中;(2)用户会话维护:对用户的会话进行数据的聚合分析,Monitor应用将监听到的用户上下线数据发送到kafka,Kstream应用消费这些数据;(3)数据特征获取:Kstream应用首先比对用户上线报文中的ip与镜像数据报文的源地址ip,如果相同则表明该数据报文是由此用户产生的,然后根据规则定义。本发明通过从AAA服务器或者AAA代理服务器获取用户的会话信息,同时,结合从网络出口镜像用户发出的上行流量,进行基于会话的内容分析,得出在该会话中,是否存在私接行为的结论,防私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量特征防私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建设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业务迅猛发展,网络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学校与城中村等人口密集区域,大量用户使用路由器接入上网,一个账号拖N个终端情况严重,这种情况不仅给宽带业务运营带来一定压力,减少了运营商的收入,而且还隐藏了上网用户的真实身份,导致网络信息安全无法管控。
新路致力于防私接功能研发,提供以客户端防私接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有着二十多个省级运营商的部署、维护、升级经验,常年跟踪各类私接手段,并提供针对性的功能升级。受限于接入协议、手机操作系统等因素,客户端防私接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Portal环境下的MAC+IP地址复制、PPPoE环境下的抓包破解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流量特征防私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特征防私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特征防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规则定义:首先约定从kafka读取的数据种类,在Kstream应用启动时,将规则定义配置加载到内存中;
(2)用户会话维护:对用户的会话进行数据的聚合分析,Monitor应用将监听到的用户上下线数据发送到kafka,Kstream应用消费这些数据;
(3)数据特征获取:Kstream应用首先比对用户上线报文中的ip与镜像数据报文的源地址ip,如果相同则表明该数据报文是由此用户产生的,然后根据规则定义,将数据报文中的字段进行json解析,url解析或user_agent解析等,获得特征值保存在redis中;
(4)私接判定:brand具有较高的优先级,用于直接识别不同的设备,其他分类,在一个会话中,特征值聚合后,按特定条件判断私接;
(5)后续管控:被判定私接的会话,被强制下线,当某个用户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多次私接行为,则被加入黑名单或者进行账号冻结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约定从alipay.amdc规则中的http.request字段中读取utdid,osType,clientVersion,uid这些特征属性的值,这些特征按照device,ostype,osv,appinfo,accountinfo这些分类来组织,不同的分类方式,在分析时聚合的方法不同。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当用户会话开始时,进行数据的聚合分析,当用户下线时,不必接收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采用流量分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且流量分析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Monitor负责监听用户上下限信息;Kstream负责聚合数据分析并输出结果;Manager负责持久化数据和数据分析范围的定义与组织,提供数据接口以便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9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