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8429.8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祥祥;傅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飞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9/00;H01B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线线芯 纤维屏蔽层 内护套 采煤机 绝缘层 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电缆 通讯线芯 外护套 金属 屏蔽 包带 绕包 绝缘 编织 监视 控制线芯绝缘 瓦斯突出矿井 纤维编织层 综采工作面 导电橡胶 电缆芯线 环形阵列 煤矿井下 内部设置 外绝缘层 粘连现象 抗压层 | ||
本发明公开了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与外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纤维编织层,所述内护套与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之间设置有抗压层,所述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通讯线芯绝缘层,且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的内部以通讯线芯绝缘层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有三个主线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和一个控制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本发明解决了电缆分相导电橡胶与电缆芯线绝缘之间出现粘连现象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电缆的抗张强度和抗拉强度,实现电缆适用于环境温度在‑40‑40℃之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主要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采煤机屏蔽监视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导电橡胶与电缆芯线绝缘之间容易出现粘连现象,且抗张强度和抗拉强度低,电缆容易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导电橡胶与电缆芯线绝缘之间容易出现粘连现象,且抗张强度和抗拉强度低,电缆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置有内护套,且外护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绝缘层,所述内护套与外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纤维编织层,且内护套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所述内护套与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之间设置有抗压层,所述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通讯线芯绝缘层,且主线线芯金属/纤维屏蔽层的内部以通讯线芯绝缘层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有三个主线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和一个控制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所述通讯线芯绝缘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通讯线芯导体,且通讯线芯导体与通讯线芯绝缘层之间设置有通讯线芯屏蔽层,三个所述主线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的内部均安装有主线线芯绝缘层,且三个主线线芯绝缘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主线线芯导体,所述控制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阻燃填充绳,且控制线芯绝缘后绕包包带的内部以阻燃填充绳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有六个控制线芯绝缘层,六个所述控制线芯绝缘层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控制线芯导体。
优选的,所述抗压层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的内部呈环形阵列安装有八个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的内部填充有记忆棉。
优选的,所述控制线芯导体采用镀锡铜线,且采用色带分色。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平均厚度不小于4mm,所述内护套的平均厚度不小于2.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动力线芯和辅助线芯采用5类镀锡铜导体,且绝缘标称厚度0.7mm,其中控制线芯采用色带分色,同时外护套平均厚度不小于4mm,内护套平均厚度不小于2.4mm,使电缆的抗张强度不小于6.5MPa,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N/mm,在电缆的内部设置了采用带包层+金属/纤维编织的绝缘屏蔽层,纤维分三色,便于区分,而金属屏蔽层兼做地线,实现导电绝缘剥开后,导电粉不粘在芯线护套上,进而解决了电缆分相导电橡胶与电缆芯线绝缘之间出现粘连现象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电缆的抗张强度和抗拉强度,实现电缆适用于环境温度在-40-40℃之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飞线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飞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