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及其成型工艺和电子水泵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15694.0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江;葛笑;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65/08;F04D29/22;F04D29/046;F04D29/02;F04D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水泵 叶轮 转子 组件 及其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及其成型工艺和电子水泵。其中,叶轮转子组件主要通过先后两次注塑成型:将未充磁的磁钢安装在铁芯的磁钢槽内,然后将铁芯和磁钢作为芯模一放置在注塑模一内注塑出叶轮主体,叶轮主体、铁芯和磁钢成为叶轮转子组件一;将叶轮转子组件一作为芯模二放置在注塑模二内注塑出轴套,轴套和叶轮转子组件一成为叶轮转子组件二。上述方案,叶轮主体和轴套各自注塑成型,因此叶轮主体可采用较低成本的注塑料,节省制造成本;轴套体积小,重量轻,叶轮转子组件旋转时轴套不易打滑;轴套体积小,注塑轴套时速度快,不会对叶轮转子组件一造成影响,避免熔融叶轮主体造成铁芯和磁钢移位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水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的成型工艺、采用该成型工艺制成的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及包括该叶轮转子组件的电子水泵。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电子水泵叶轮材料为铝,铸造成型,叶轮的扇叶和盖板通过铆压连接成叶片,这种结构的成本高、重量大,铆压成型导致叶轮的动不平衡量大。
中国专利文献CN104061169A公开了一种叶轮转子结构,该结构采用两步注塑成型,第一步先将转子铁芯和磁钢注塑,第二步将第一步注塑成型体作为芯模注塑出叶轮,整体形成叶轮转子组件,存在以下弊端:1)转子轴孔充当滑动轴承与转轴发生摩擦,必须使用耐磨材料,叶轮与转子轴孔是一个整体,叶轮使用了强化PPS(CF10%),使得叶轮的成本增加;2)由于两次注塑采用了不同的材料,转子组件内壁与叶轮粘接不牢固,叶轮重量大,转子带动叶轮旋转时需要比较大的扭矩,会使转子与叶轮松脱,该专利设计了前后两块限位板来固定转子,这种结构增加了成本,且依旧无法解决转子组件与叶轮圆周方向打滑的风险;3)第一次注塑采用强化PPS(GF30%),第二次注塑采用PPS(CF10%),两者均为热塑性材料,注塑熔融温度均为300~330℃,第二次注塑叶轮体积比较大,注塑时间长,很容易熔融第一次注塑后形成的注塑体,铁芯和磁钢有移位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的成型工艺。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成型工艺制成的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叶轮转子组件的电子水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的成型工艺,包括:S102,将未充磁的磁钢安装在铁芯的磁钢槽内,然后将所述铁芯和所述磁钢作为芯模一放置在注塑模一内注塑出叶轮主体,所述叶轮主体、所述铁芯和所述磁钢成为叶轮转子组件一;S104,将所述叶轮转子组件一作为芯模二放置在注塑模二内注塑出轴套,所述轴套和所述叶轮转子组件一成为叶轮转子组件二。
上述方案提供的电子水泵的叶轮转子组件的成型工艺,转子包括铁芯、磁钢和轴套,转子和叶轮主体通过两步注塑工艺成型,第一步注塑成型叶轮主体,第二步注塑成型轴套,这样叶轮主体和轴套各自注塑成型时所用的注塑材料可以不同,注塑叶轮主体的材料要求为高强度、耐酸碱,注塑轴套的材料要求为耐磨、高强度、耐酸碱,注塑轴套所用的材料成本高,注塑叶轮主体所用的材料成本低,相比于相关技术中轴套与叶轮主体一体注塑的叶轮转子组件,本方案节省了制造成本,因为若是采用一次注塑成型,轴套所用的材料是耐磨、高强度、耐酸碱的材料,叶轮主体也使用这种材料,成本较高。
其次,上述方案铁芯、磁钢塑封在叶轮主体内,铁芯、磁钢与叶轮主体粘接牢固;轴套体积小,重量轻,叶轮转子组件在旋转时,带动轴套旋转的扭矩小,轴套不易打滑,因此上述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转子组件与叶轮圆周方向打滑的风险;再次,叶轮主体体积大,轴套体积小,注塑轴套时速度快,不会对叶轮转子组件一造成影响,也即在二次注塑成型轴套时不会熔融第一次注塑成型的叶轮主体,因此上述方案很好地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第二次注塑叶轮时熔融第一次注塑后形成的注塑体,造成铁芯和磁钢移位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5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