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诊疗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14876.6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凌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50/20;G16H80/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诊疗 智能诊疗系统 治疗模块 计算机 存储芯片 诊断模块 物联网 运算 终端 个人健康数据 互联网连接 嵌入式系统 智能化设备 人工智能 网络 疾病治疗 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信号线路 医疗服务 医疗体系 专家系统 云计算 智能化 医疗事故 构建 存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诊疗系统,包括诊断模块(1)和治疗模块(2),治疗模块(2)设有计算机诊疗终端(3),计算机诊疗终端(3)设有运算和存储芯片以及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和存储芯片存储疾病治疗软件及个人健康数据;智能诊疗系统设有计算机诊疗网络(4),诊断模块(1)和治疗模块(2)分别通过信号线路与计算机诊疗网络(4)连接;计算机诊疗网络(4)与互联网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设备,可以构建起完美的物联网医疗体系,使全民平等地享受优质的智能化医疗服务,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频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诊断与疾病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更好的医疗系统。这样,远程医疗、电子医疗(e-health)就显得非常急需。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在医学的诊断中的应用还存很大的缺口,也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年龄、性别、体质、生活条件与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包含了先天因素,又有后天的影响。这是非常复杂和不确定的。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受到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局限和主观判断的影响,很难对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及患者的疾病情况作出非常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一些疑难杂症往往只能采取摸索、试验的治疗方案,通过观察治疗效果,再逐步改进和变换治疗方案。因此,其治疗方案也就难以快速精准和有效地消除疾病。这就导致了医疗资源缺乏,造成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事故频发等现象不断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诊疗系统,其目的是实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智能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智能诊疗系统,包括诊断模块和治疗模块,所述的治疗模块设有计算机诊疗终端,所述的计算机诊疗终端设有运算和存储芯片以及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所述的运算和存储芯片存储疾病治疗软件及个人健康数据;
所述的智能诊疗系统设有计算机诊疗网络,所述的诊断模块和治疗模块分别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计算机诊疗网络连接;所述的计算机诊疗网络与互联网连接。
所述的网络连接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技术。
所述的计算机诊疗网络与个人信息终端以及国民卫生保健信息中心或国民疾病控制中心通过信号线路建立联系。
所述的智能诊疗系统设置智能诊疗学习模块。
所述的智能诊疗系统设置电子病历管理模块。
所述的智能诊疗系统设置医学影像智能分析模块。
所述的诊断模块设置数据信息智能采集传感装置。
所述的疾病治疗软件为智能诊疗软件。
所述的诊断模块的采用壳体放置仪器,其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置面积大于该壳体该面的布料,布料与壳体的表面粘贴并缝合牢固;在布料的边缘上设置多根布带,将诊断模块与人体或服装系紧连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设备,可以构建起完美的物联网医疗体系,使全民平等地享受优质的智能化医疗服务,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频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诊断模块,2、治疗模块,3、计算机诊疗终端,4、计算机诊疗网络,5、个人信息终端,6、国民卫生保健信息中心,7、智能诊疗学习模块,8、电子病历管理模块,9、医学影像智能分析模块,10、数据信息智能采集传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4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析物测量的远程监测
- 下一篇:一种脑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机辅助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