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真菌快速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14231.2 申请日: 2018-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9174907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1
发明(设计)人: 袁东;李倩;孙培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C12N1/14;C12R1/885;C12R1/685;C12R1/80
代理公司: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代理人: 侯力
地址: 301700 天***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秸秆 降解 复合真菌 真菌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快速降解 降解效率 接种培养 秸秆降解 砂糖 规模化 木质素 氮源 木霉 青霉 曲霉 微生物 尿素 配制 繁殖 生长 配置 应用
【说明书】:

一种复合真菌快速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制,真菌的接种培养和复合真菌配置,以及水稻秸秆降解处理。本发明根据水稻秸秆的成分构成、降解特性及降解时间等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来选取合适的微生物,木霉、曲霉、橘青霉属于真菌,对木质素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选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具有高效、廉价、简单的特点,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在秸秆降解前期加入适量的尿素和砂糖是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充足氮源和碳源,能有效提高降解效率,降低降解时间。本发明使用复合真菌处理水稻秸秆,具有廉价、高效等特点,为水稻秸秆的继续降解及规模化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降解污染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真菌快速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作为粮食中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稻属。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2004年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27.4%和36.1%。水稻秸秆是农业秸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2008年水稻秸秆产量为22208.34万吨,占农业秸秆总产量的26.37%。秸秆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成分组成。水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属于多糖,可以被分解二糖和单糖结构,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而木质素是由三种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生物高分子,不易被分解。水稻秸秆中这三种成分通过不同程度结合在一起,使得水稻秸秆变得坚固,由于其坚固的结构使其降解难度增加。

目前秸秆预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其中物理方法有粉碎研磨法、蒸汽爆破法;化学方法包括酸处理、碱处理、氧化剂及离子液体;生物处理法包括微生物降解、微生物分解。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处理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秸秆降解及其应用领域的热点,利用能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真菌微生物或其产生的生物酶来降解水稻秸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单一真菌降解水稻秸秆的效率低、周期长,不利于在实际工厂生产中应用,因此,开发高效、快速的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真菌快速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复合真菌快速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配制

将马铃薯先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用水煮烂(如称取200g土豆,加500mL约煮沸40分钟)至土豆泥状态,用医用包扎纱布过滤,静置(5分钟)取上清液(250mL),按体积质量比上清液:琼脂=250mL:(15~20)g加入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溶解后,按体积质量比上清液:葡萄糖=250mL:(15~20)g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000mL,即得马铃薯固体培养基,分装至锥形瓶,用锡箔纸包裹后放入高温灭菌锅,115℃灭菌20~30min。

(2)真菌的接种培养和复合真菌配置

在无菌操作台内将灭菌好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装至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凝固后,使用平板划线法将绿色木霉、黑曲霉、橘青霉分别接种到上述培养皿上,将培养皿放于恒温培养箱中30~40℃恒温培养36~48h。将三种真菌分别接种至马铃薯固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至OD600为0.5,然后将扩大培养的绿色木霉、黑曲霉、橘青霉分别溶于5mL水中,并按照1.5:1:1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真菌。

(3)水稻秸秆降解处理

将水稻秸秆粉碎,尿素:糖:水:秸秆按照(18~22):(0.9~1.5):(800~1200):5000的质量比例加到降解桶内,并加入秸秆质量的0.1%~0.5%步骤(2)得到的复合真菌,在恒温培养箱中26~40℃恒温培养7~14d,得到降解处理的水稻秸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4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