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子宫的止血结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3945.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雨;王丹;常青;严小丽;郑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子宫 止血 结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子宫的止血结扎装置,包括止血带,止血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器,止血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器上;固定器内设有滑板,固定器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滑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转动板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设有若干卡块,止血带上设有若干卡孔,卡块与卡块卡接;固定器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连接有用于拨动转动板端部的拨杆,转动盘上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本方案提高了子宫结扎止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子宫的止血结扎装置。
背景技术
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子宫出血,现目前临床上使有血浆管对子宫进行结扎,从而防止子宫出血,保证孕妇的安全。为了将缠绕的血浆管固定住,现目前通常使用止血钳将血浆管夹住,从而实现了血浆管的固定,但是孕妇胎盘内的婴儿有可能会触碰到止血钳,从而使止血钳掉落,达不到固定血浆管的效果,从而使得孕妇的子宫出现隐性出血的可能性,危急孕妇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子宫的止血结扎装置,以提高子宫结扎止血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子宫的止血结扎装置,包括止血带,止血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器,止血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器上;固定器内设有滑板,固定器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与滑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转动板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设有若干卡块,止血带上设有若干卡孔,卡块与卡块卡接;固定器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连接有用于拨动转动板端部的拨杆,转动盘上可拆卸连接有手柄。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止血带用于对子宫进行结扎。固定器用于将止血带的两端固定在一起,从而对子宫进行结扎,本方案中通过转动板上的卡块和止血带上的卡孔相互配合,从而对止血带进行固定。弹性件用于给转动板一定的压力,使转动板上的卡块紧密插在止血带的卡孔中,防止转动板上的卡块从止血带的卡孔中自动脱落,保证止血带固定的效果。手柄用于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转动时,转动盘上的拨杆可与转动板的端部相抵,从而使转动板转动,转动板上的卡块与止血带的卡孔分离,进而使得止血带可脱离固定器的固定,方便对止血带的松紧度进行调节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的固定器和止血带连接在一起,相比使用血浆管和止血钳对子宫进行结扎时,可防止孕妇胎盘内的婴儿触碰到止血钳,使得结扎的效果更加稳定,保证止血带的结扎效果,利于提高孕妇结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转动板在弹性件的压力下,转动板上的卡块与止血带上的卡孔相互配合,从而可防止卡块与卡孔自动脱离,保证了止血带的固定效果。3、由于转动盘位于固定器内,当需要调节止血带时,使手柄与转动盘连接,并通过手柄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通过拨杆使得转动板转动,从而使卡块与止血带上的卡孔分离。本方案中转动盘被固定器的壳体所保护,不会受到外界的触碰而自动转动,从而保证止血带与固定器的固定效果。另外,通过手柄使转动盘转动,相比直接使转动盘转动,操作更加省力、方便。
进一步,滑板滑动连接在固定器内,弹性件滑动连接在滑板上,滑板上设有第一压块,转动板与滑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压块,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间歇相抵,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拨杆间歇相抵的第一拨块;滑板远离第一拨块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复位杆,复位杆远离滑板的一端可从固定器的壳体中穿出。通过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相抵,可防止转动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而转动,进一步保证了转动板上的卡块与止血带上的卡孔卡接的更加稳定。当需要使转动板转动时,通过使转动盘转动,转动盘上的拨杆与第一拨块相抵,从而推动滑板在固定器内滑动,使得滑板上的第一压块与转动板上的第二压块相互错开,进而使转动板上的第二压块不受滑板上的第一压块的限制,保证转动板能够转动。当拨杆通过与第一拨块相抵推动滑板滑动时,滑板带动复位杆从固定器的壳体内穿出,当需要使滑板复位时,直接通过推动复位杆,将复位杆推回到固定器的壳体内即可,复位杆带动滑板反向滑动而复位,由此使得滑板的复位更加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持针器
- 下一篇:一种多球多柄串接形栓塞弹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