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2810.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覃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铮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图像处理模块 报警管理模块 人脸识别主机 人脸识别技术 图像采集模块 信息接收终端 报警系统 人脸图像 设备监控 矿井 人脸视频图像 传输 比对识别 检索效率 煤矿事故 匹配信息 信息传递 有效减少 匹配 传送 采集 监控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视频图像处理模块、人脸识别主机、报警管理模块、信息接收终端。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人脸视频图像传输至视频图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传送至人脸识别主机,人脸识别主机对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处理,然后传输至报警管理模块,报警管理模块将匹配信息或不匹配的信息传递到信息接收终端。本发明能够对矿井下的设备进行监控,安全快捷,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有效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矿井下安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煤矿矿井下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到底面上监察人员对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的了解程度,因此,很有必要强化矿井下的安全管理措施。大部分煤矿的矿井下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对下井工作人员进行监控。
目前,煤矿地面上对矿井下的监控技术,仅仅只能做到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但是对设备的巡察人员是否每次都去巡察某台设备,还停留在监察人员打电话查询的状态下,对设备的巡察人员说话的真伪依靠感觉来辨别,这样不利于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异常情况的及时掌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视频图像处理模块、人脸识别主机、报警管理模块、信息接收终端。
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人脸视频图像传输至视频图像处理模块;视频图像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人脸视频图像进行人脸定位、提取预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模块将经过预处理后的人脸视频图像传送给人脸识别主机;人脸识别主机预先存储有固定人员人脸数据信息,人脸识别主机将从视频图像处理模块接收的经过视频图像预处理后的人脸视频图像信息与人脸识别主机里的固定人员人脸数据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处理;人脸识别主机检测到的人脸视频图像与人脸识别主机内固定人员人脸数据信息相匹配时,人脸识别主机将匹配信息传送至报警管理模块;人脸识别主机检测到的人脸视频图像信息与人脸识别主机内固定人员人脸数据信息不匹配时,人脸识别主机将不匹配的信息传送至报警管理模块;报警管理模块将的匹配信息或不匹配的信息传递到信息接收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中,可以很安全快捷的对矿井下的人员作业情况进行监测了解,能够大幅度提高设备监控的程度,并且有利于地面上的监察人员及时掌握对矿井下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使用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视频图像处理模块2的框架结构图。
附图标记:图像采集模块1;视频图像处理模块2;人脸识别主机3;报警管理模块4;信息接收终端5;人脸定位单元6;去噪单元7;增强单元8;特征提取单元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视频图像处理模块2、人脸识别主机3、报警管理模块4、信息接收终端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铮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铮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2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