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12544.4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鸣;冯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绿洲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4/06 | 分类号: | C08G14/06;C08L61/34;C08K3/2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来源 树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其特征在于:它结构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其特征在于:它是将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溶解后固化得到的;
固化中溶解所用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醇、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1,4-二氧六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具有如下通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为用有机溶剂溶解后100~200℃固化反应4~24h,得到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高频介电材料应用于高频和高速电路板基材,微波和毫米波通讯,车载雷达领域。
5.一种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多孔树脂材料,其是将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固化,或将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和纳米粒子按质量比10%~30%混合后进行固化,然后惰性气氛下碳化得到基于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的多孔材料,所述的碳化为600~800℃处理5-15h;所述的纳米粒子选自氧化锌,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锆或氢氧化铝,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具有如下通式: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多孔树脂材料的应用,具体为,将碳化后的基于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的多孔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应用于储电,药物负载,污染物处理,气体吸附方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无溶剂法或混合溶剂法制备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其中:所述的无溶剂法步骤如下:氮气气氛下,先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醛类化合物和糠胺,于高速搅拌条件下115~160℃反应0.25~1h,再加入双酚酸继续反应0.75~3h,其中,醛类化合物中醛基与双酚酸中的酚羟基、糠胺中的氨基摩尔比为1~2:1:0.5~1,后处理得到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
所述的混合溶剂法步骤为:通过分步多次加料的方式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醛类化合物、双酚酸和糠胺,所述的分步多次加料的方式为氮气气氛下,先将醛类化合物和糠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入极性/非极性混合溶剂,搅拌充分后加入双酚酸,其中醛类化合物中醛基与双酚酸中的酚羟基、糠胺中的氨基摩尔比为1~2:1:0.5~1,于75~115℃反应4~8h,后处理得到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
将苯并噁嗪预聚体溶解后固化得到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类化合物为甲醛或多聚甲醛;
所述双酚酸,分子结构式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溶剂:甲苯、丁酮、二甲苯;极性溶剂:环己酮、丙酮、乙酸乙酯、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氯仿、乙醇、四氢呋喃,两者体积比为5:1-1: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剂法中的后处理为: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研磨成粉后倒入甲醇溶液中除出未反应物和杂质,静置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黄色粉末,将黄色粉末干燥后得到全生物来源苯并噁嗪预聚体;
所述混合溶剂法中的后处理为: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或反应液倒入甲醇溶液中除出未反应物和杂质,将沉淀干燥后研磨得到苯并噁嗪低聚体,所述甲醇溶液浓度为50~9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绿洲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绿洲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25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