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12448.X 申请日: 2018-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8834887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0
发明(设计)人: 张标金;陈庆隆;戴廷灿;周瑶敏;魏益华;廖且根;罗林广;张祥喜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4 分类号: A01H1/04;A01H1/02
代理公司: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李静
地址: 330200 ***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化 性状 巨胚稻 幼苗 水稻 水稻品种 富含 种皮 稻米 氨基丁酸 营养元素 育种亲本 杂交选育 种子纯度 聚合 剔除 繁育 种植 保证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以幼苗白化转绿水稻IR白‑1、具有种皮有色性状的水稻和具有巨胚性状的水稻为育种亲本,通过杂交选育获得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将幼苗白化转绿水稻IR白‑1、种皮有色、胚巨大等性状聚合到一个水稻品种中,育成的水稻品种兼具有有色稻米的营养丰富和巨胚稻米富含γ‑氨基丁酸的特点,同时富含铁和锌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营养价值高,同时利用幼苗白化转绿性状能够在品种繁育过程中很简便的剔除杂株,保证种子纯度,种植该品种每亩可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巨胚水稻是一种以巨大胚为特征的功能性水稻,其胚可达到普通水稻的2-3倍,甚至5倍。巨胚稻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特别是富含生理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GABA)。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降血压、治疗癫痫病、防止动脉硬化、调节心率失常和防止皮肤老化等功效,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功能。

有色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如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大量的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黄酮类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营养,更加健康的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有色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大众喜欢,育种家也关注到其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市场上的有色米主要是红米和黑(紫)米。

由于巨胚水稻和有色稻具有不同的丰富的营养价值,有人提出了将巨胚的特征性状和种皮有色特征性状聚合到一株植株上,以使获得的稻米兼具巨胚水稻和有色稻的性状和营养,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524085A中公开的一种巨胚黑米稻及其选育方法,其中公开了一种兼具巨胚和黑色种皮的水稻的选育方法。

另外,水稻叶色标记性状已经广泛用于杂交稻育种、繁种中,例如斑马叶、花叶、暗条纹、紫叶等性状,但是这些标记会降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影响水稻光合作用能力,不利于水稻的优质高产。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巨胚特种水稻的选育报道,但将苗期白化转绿、有色种皮、巨胚三种性状聚合到一起的水稻品种选育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苗期白化转绿、有色种皮、巨胚三种性状的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培育的所述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白化转绿、有色种皮、巨胚三种性状稳定,优质高产,且白化转绿性状相比其他植株的白化转绿性状具有白化性状容易识别、及时转绿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的优势,而且获得的水稻富含铁、锌和γ-氨基丁酸等营养物质,营养丰富。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以幼苗白化转绿水稻IR白-1、具有种皮有色性状的水稻和具有巨胚性状的水稻为育种亲本,通过杂交选育获得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

所述幼苗白化转绿水稻IR白-1由江西省南昌市南莲路602号省农科院质标所提供,所述幼苗白化转绿水稻IR白-1为从IR68144的自然突变材料中筛选获得的稳定品系,经多代繁殖选育,性状稳定,表现为幼苗三叶期以前为白色叶片,第四叶以后转化为正常绿色。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现为纯合时显示出白化转绿性状,而杂合时为正常绿色,非常适合于在种植水稻大群体中杂株的早期发现和剔除。相对于现有白化转绿水稻品种,IR白-1幼苗前三个叶片幼嫩时为白色,后逐渐转化为浅绿色,且第四叶以后都为正常绿色。IR白-1白化性状与正常水稻苗相比非常容易识别,而且幼苗能够及时自然转化为绿色,完全不影响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因此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剔除水稻杂株。且所述幼苗白化转绿水稻IR白-1中富含铁和锌等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

所述的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所述杂交选育的方式为聚合杂交。

所述的白化转绿有色巨胚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2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