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MEMS-IMU的室内轮式机器人的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1963.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牛小骥;旷俭;陈映秋;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8 | 分类号: | G01C2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飞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ems imu 室内 轮式 机器人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MEMS-IMU的室内轮式机器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轮式机器人包括车轮与车身,所述MEMS-IMU为微型惯性测量单元,所述微型惯性测量单元包括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与第二惯性导航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通过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采集所述车轮的运动信息,并单独解算获得第一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位于所述车轮的中心,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车轮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角;
步骤S102:通过所述第二惯性导航模块采集所述车身的运动信息,并单独解算获得第二定位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惯性导航模块位于所述车身的顶部中央,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车身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角;
步骤S103:通过所述第二惯性导航模块的俯仰角对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俯仰角进行补偿,获得补偿后的俯仰角,使用补偿后的俯仰角和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姿态角估计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安装角;
步骤S104:通过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测量采集的车轮转动角速度,获得车体移动速度,将车体移动速度分别提供给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和第二惯性导航模块,并构建第一运动约束进行组合解算,其中,第一运动约束为利用第一惯性导航模块进行定位时构建的约束,该约束用以保证车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侧移和跳跃,获得组合后的第一定位信息,构建第二运动约束进行组合解算,获得组合后的第二定位信息,第二运动约束为在利用第二惯性导航模块进行定位时构建的约束,该约束用以保证车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侧移和跳跃;
步骤S105:基于所述组合后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组合后的第二定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惯性模块和第二惯性模块的安装位置的空间关系,获得组合后的第三定位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输出第一观测值,将所述第一观测值用于惯性导航机械编排解算,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车轮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惯性导航模块输出第二观测值,将所述第二观测值用于惯性导航机械编排解算,获得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车身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具体包括:
步骤S1031:将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安装角定义为从b系到v系的姿态差异,其中,所述b系为传感器坐标系,所述v系为载体坐标系,所述载体坐标系为所述轮式机器人坐标系,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所述姿态差异的旋转矩阵为所述姿态差异的欧拉角表示为:其中,表示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载体坐标系的横滚角、表示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载体坐标系的俯仰角,表示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载体坐标系的航向角;
步骤S1032:通过所述第二惯性导航模块的俯仰角对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俯仰角进行补偿,获得所述补偿后的俯仰角具体通过式(1)和式(2)获得:
其中,表示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载体坐标系的横滚角,表示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当地水平坐标系的横滚角,表示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当地水平坐标系的俯仰角,表示第二惯性导航模块中,传感器坐标系到当地水平坐标系的俯仰角,且基于预设关系,可以通过所述欧拉角获得相应的旋转矩阵
步骤S1033:采用补偿后的俯仰角和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姿态角估计所述第一惯性导航模块的安装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19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