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和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9459.2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2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河;李瑞锋;刘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25/04;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蒙皮 牵引器 配置 方法 | ||
1.一种车辆蒙皮牵引器,用以在蒙皮(B)的固定端(B1)固定于车身(A)的第一蒙皮配置部(A1)时牵拉蒙皮(B)的张拉端(B2),以使蒙皮(B)伸展而能够适配车身(A)的第二蒙皮配置部(A2)的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蒙皮牵引器包含:
夹持机构(3),具有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第一夹持件(1)具有第一夹持面(1A),第二夹持件(2)具有第二夹持面(2A),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相对设置且其间可夹入所述张拉端(B2);
夹持驱动机构(4),连接于第二夹持件(2),夹持驱动机构(4)用以驱动第二夹持件(2)相对第一夹持件(1)活动以使第二夹持面(2A)靠近和远离第一夹持面(1A),以便对应夹紧和释放所述张拉端(B2);
牵拉驱动机构(8),配置于夹持机构(3)上,且具有可伸缩活动的第一驱动端(8A);
顶压部(5),配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端(8A)上且可随之伸缩活动,所述顶压部(5)用以顶压第二蒙皮配置部(A2);
控制机构,与所述夹持驱动机构(4)和所述牵拉驱动机构(8)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面(1A)具有凹陷部分,所述第二夹持面(2A)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和所述凸起部分的轮郭相适配;
所述牵拉驱动机构(8)配置有检测并显示第一驱动端(8A)伸缩量的数显测距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蒙皮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具有沿第一方向(X)延展的限位槽(S2),所述第二夹持件(2)配置于所述限位槽(S2),且第二夹持件(2)能够在与夹持驱动机构(4)分离后沿第一方向(X)脱离所述限位槽(S2);所述夹持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上,且具有延伸至限位槽(S2)内并连接于第二夹持件(2)的第二驱动端(4A);所述第二驱动端(4A)能够伸缩活动,以对应带动第二夹持面(2A)靠近和远离第一夹持面(1A);所述张拉端(B2)通过沿第三方向(Z)相对所述夹持机构(3)活动以夹入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之间;所述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蒙皮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机构(4)和牵拉驱动机构(8)为油缸或气缸,所述控制机构对应包含: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4)的油泵或气泵、连接所述牵拉驱动机构(8)的油泵或气泵、以及控制油泵或气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蒙皮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驱动机构(4)为三个,沿第一方向(X)间隔配置;所述牵拉驱动机构(8)为两个,沿第一方向(X)间隔配置;所述顶压部(5)对应为两个,分别与一牵拉驱动机构(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蒙皮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驱动机构上连接有花篮螺丝,用以将车辆蒙皮牵引器连接于车身上。
6.一种车辆蒙皮的配置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蒙皮牵引器进行,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蒙皮(B)的固定端(B1)焊接固定于车身(A)的第一蒙皮配置部(A1),同时悬挂所述车辆蒙皮牵引器,并使所述顶压部(5)支撑于车身(A)的第二蒙皮配置部(A2);
S2:将蒙皮(B)的张拉端(B2)配置至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之间,然后使夹持驱动机构(4)驱动第二夹持件(2)相对第一夹持件(1)活动使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相靠近,以夹紧所述张拉端(B2);
S3:使牵拉驱动机构(8)的第一驱动端(8A)逐渐伸长,以使所述张拉端(B2)逐渐被拉动延展;
S4:使牵拉驱动机构(8)的第一驱动端(8A)停止活动,并使夹持驱动机构(4)驱动第二夹持件(2)相对第一夹持件(1)活动使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相远离;
S5:自第一夹持面(1A)和第二夹持面(2A)之间取出所述张拉端(B2);
S6:将所述蒙皮(B)焊接于所述第二蒙皮配置部(A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94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试验的试板装配法
- 下一篇:抓手、固定搬运机构以及异形焊带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