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微控制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9330.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孙迎禹;苏伟;蒋荣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电源 场效应管 负载电流 驱动控制 微控制器 驱动变压器 空载 输出 工作频率变化 工作可靠性 占空比变化 工作频率 软开关 占空比 半桥 断续 轻载 预设 发热 汽车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微控制器及汽车,该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载电源的负载电流;监测所述负载电流的变化情况;在所述负载电流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根据所述变化情况控制微控制器向驱动变压器输出的占空比变化,并控制所述车载电源的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变化。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负载电流的变化情况,在车载电源的负载较轻甚至空载时,通过控制向驱动变压器输出的占空比和车载电源的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使场效应管工作在移相或者移相断续的模式下,有足够的电流较好地实现半桥MOSFET的软开关,又能输出较为平稳的电压,避免了因车载电源轻载或空载导致场效应管发热明显,影响工作可靠性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微控制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电源的发展。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电源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中。而在众多拓扑结构的选择中,LLC电路结构在效率、电磁干扰、稳定性方面都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缺点,最为显著的就是空载和轻载条件下的控制。以车载充电器为列,在普通半桥、全桥LLC谐振工作模式下,当汽车上的高压电池包充电快充满、结束时,充电电流将减小到很小或为零。此时车载充电器的工作频率高于谐振频率,达到最大工作频率上限,此时LLC谐振电流接近或等于励磁电流,原边全桥或半桥的MOSFET有可能不会彻底实现软开关,发热会较为明显;而且高的工作频率必将导致高的开关损耗。因此需要一种方法使得在轻载或空载时,LLC谐振网络仍然工作在较为可靠的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微控制器及汽车,解决了车载电源轻载或空载时,LLC谐振网络工作不可靠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载电源的负载电流;
监测所述负载电流的变化情况;
在所述负载电流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根据所述变化情况控制微控制器向驱动变压器输出的占空比变化,并控制所述车载电源的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变化。
可选地,在所述负载电流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根据所述变化情况控制微控制器向驱动变压器输出的占空比变化,并控制所述车载电源的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变化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负载电流到达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微控制器向驱动变压器输出的占空比为第一比值;
在所述负载电流由所述第一预设值发生变化时,按照所述占空比与所述负载电流正相关,所述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与所述负载电流负相关的函数关系,调整所述占空比和所述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占空比和所述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负载电流由所述第一预设值减小至空载时,控制所述占空比由所述第一比值减小至第二比值,并控制所述场效应管由当前工作频率升高至所述场效应管允许的最高工作频率。
可选地,在所述占空比由所述第一比值减小至第二比值,且所述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升高至最高工作频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驱动变压器向所述场效应管输出的驱动电压值;
在所述驱动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滞环最大值时,控制所述车载电源停止工作;
在所述车载电源停止工作后,监测到所述驱动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滞环最小值时,控制所述车载电源开始工作。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驱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载电源的负载电流;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负载电流的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9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