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高地区双回线路的耐张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8634.6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巍巍;朱永平;胡建民;崔龙跃;尚艳军;杨磊;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担 主柱 铁塔 地线 挂点 限高 导线挂点 间隔设置 耐张塔 跳线 杆塔 社会经济效益 对称设置 工程建设 基础连接 三相导线 水平设置 线路走廊 双回路 塔型 下端 对称 悬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高地区双回线路的耐张塔,包括横担和两个铁塔主柱;铁塔主柱的下端与基础连接,横担水平设置在两个铁塔主柱的顶部,横担的两端位于铁塔主柱的两侧,I回线路与II回线路对称设置在横担上;横担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跳线挂点,I回线路和II回线路中的V型跳线串对称悬挂在横担的下方。横担的下方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线挂点,I回线路和II回线路中的三相导线分别与导线挂点连接,横担的上方间隔设置有多个地线挂点,I回线路和II回线路中的地线分别与地线挂点连接。本发明塔型可以有效降低双回路杆塔高度,最大程度的满足限高要求,同时避免了增加线路走廊宽度,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难度,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高地区双回线路门型耐张塔。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线路走廊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线路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数。在线路走廊拥挤地段、城市周边等地区,电力线路星罗棋布,往往会出现两条线路路径交叉的情况,甚至线路路径需要从有限高要求的地段经过。以两条线路路径交叉为例,以往工程中,一般采用跨越或钻越两种方式来解决线路路径交叉的问题。跨越方式一般用在已建线路电压等级较低、塔高较低,跨越线路电压等级较高这种情况。钻越方式一般用在已建线路电压等级较高,钻越线路电压等级较低这种情况。对于城市周边以及线路走廊拥挤地区,新建线路往往需要钻越已建的更高电压等级的线路,因为已建线路弧垂高度的限制,线路路径往往受钻越位置的制约,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
国内以往工程中,对于双回线路的钻越耐张塔一般采用两个单回路设计,单回线路门型耐张塔一般采用三相导线水平排列的酒杯型塔设计。这种方法需要将同塔双回路分成两个单回路建设,而两条单回线路占用的走廊宽度比原来的双回路会增加很多,在本身路径已经非常拥挤的情况下,还需要找到两个单回线路的钻越位置势必较为困难;同时,三相导线水平排列设计的酒杯型耐张塔重量较大,工程费用相对较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工程建设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限高地区双回线路门型耐张塔,不仅能够解决同塔双回线路钻越其它电压等级线路时出现的塔高问题,还能够在其它有限高要求的工程中使用(比如:机场等),具有降低塔高、节省走廊、降低造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限高地区双回线路的耐张塔,包括横担和两个铁塔主柱;铁塔主柱的下端与基础连接,横担水平设置在两个铁塔主柱的顶部,横担的两端位于铁塔主柱的两侧,I回线路与II回线路对称设置在横担上;
横担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跳线挂点,I回线路和II回线路中的V型跳线串对称悬挂在横担的下方,横担的下方还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线挂点,I回线路和II回线路中的三相导线分别与导线挂点连接,横担的上方间隔设置有多个地线挂点,I回线路和II回线路中的地线分别与地线挂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担包括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中部横担和两个悬臂横担;中部横担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铁塔主柱的顶部连接,两个悬臂横担分别与一个铁塔主柱的外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悬臂横担的底部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一个跳线挂点,中部横担的底部的两端和中部分别设置一个跳线挂点,悬臂横担的三个跳线挂点上悬挂两个V型跳线串,中部横担的三个跳线挂点上悬挂两个V型跳线串。
优选的,六个V型跳线串沿耐张塔的中心对称设置,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的,悬臂横担的底部还间隔设置有两个导线挂点,中部横担的底部沿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线挂点,每回线路中的三相线,其中一相与中部横担的导线挂点连接,其余两相分别与悬臂横担的两个导线挂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担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四个地线架,双回线路中的四个地线分别设置在与地线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抗断裂复合材料杆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通讯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