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摄像机的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08079.7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106 | 分类号: | H04N13/106;H04N13/1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摄像机 数据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摄像机的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3D摄像机以及一处理端,所述处理端包括一获取模块、一处理模块以及一存储模块,处理端还包括一数据库,数据库包括若干深度感知编码,所述3D摄像机用于获取拍摄目标的初始影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初始影像匹配的目标深度感知编码;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影像调整所述目标深度感知编码的参数;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调整过参数的目标深度感知编码为拍摄目标的深度感知编码。本发明的基于3D摄像机的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能够数字化3D影像,使获取的3D影像更加容易管理、控制,而且能够降低运算所耗资源,减小3D影像所占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摄像机的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3D摄像机,利用的是3D镜头制造的摄像机,通常具有两个摄像镜头以上,间距与人眼间距相近,能够拍摄出类似人眼所见的针对同一场景的不同图像。全息3D具有圆盘5镜头以上,通过圆点光栅成像或蔆形光栅全息成像可全方位观看同一图像,可如亲临其境。
第一台3D摄像机迄今3D革命全部围绕好莱坞重磅大片和重大体育赛事展开。随着3D摄像机的问世,这项技术距离家庭用户又近了一步。在这款摄像机推出以后,我们今后就可以用3D镜头捕捉人生每一个难忘瞬间,比如孩子迈出的第一步,大学毕业庆典等。
3D摄像机通常有两个以上镜头。3D摄像机本身的功能就像人脑一样,可以将两个镜头图像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3D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在3D电视上播放,观众佩戴所谓的主动式快门眼镜即可观看,也可通过裸眼3D显示设备直接观看。3D快门式眼镜能够以每秒60次的速度令左右眼镜的镜片快速交错开关。这意味着每只眼睛看到的是同一场景的稍显不同的画面,所以大脑会由此以为其是在欣赏以3D呈现的单张照片。
现有的3D摄像机获取的影像不容易处理、控制,3D影像所占空间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3D摄像机获取的影像不容易处理、控制,3D影像所占空间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数字化3D影像,使获取的3D影像更加容易管理、控制,而且能够降低运算所耗资源,减小3D影像所占空间的基于3D摄像机的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3D摄像机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一3D摄像机以及一处理端,所述处理端包括一获取模块、一处理模块以及一存储模块,所述处理端还包括一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若干深度感知编码,
所述3D摄像机用于获取拍摄目标的初始影像;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初始影像匹配的目标深度感知编码;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影像调整所述目标深度感知编码的参数;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调整过参数的目标深度感知编码为拍摄目标的深度感知编码。
所述参数可以为用于调节形状的参数,由于深度感知编码能够调节空间的形状,将深度感知编码的空间形状调节成与初始影像相同的形状就得到了初始影像的深度感知编码。
所述深度感知编码为能够编辑、优化且精简过的数字点云,而且感知编码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数字点云,感知编码中的每一个数字点可以具有自己的标签并且数字点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关系。
较佳地,所述深度感知编码由矢量单元组成,所述深度感知编码通过矢量单元构建线条及线条的交点。
较佳地,所述深度感知编码包括像素层和结构层,所述深度感知编码上设有若干用于控制结构层形状的控制点,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初始影像的形状调节控制点以调整所述目标深度感知编码的参数。
较佳地,所述处理端包括一放置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