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7817.6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盾;吴强;万信书;刘红岩;陈钦柱;余阳;全业生;欧华韶;刘雪洋;甘书宁;王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N3/08;G06Q10/0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故障诊断 变压器故障 技术和管理 保障措施 电网设备 辅助决策 技术基础 技术支持 建议提供 判定设备 寿命管理 维修成本 状态数据 比值法 长周期 有效地 推理 电网 维修 资产 安全 | ||
1.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比值法、BP神经网络与援例推理的结合的方式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其步骤为:
S1、分别检测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以及总烃气体∑C的含量是否超标,并检测总烃产气速率是否超标;
S2、根据所检测的气体含量结果以及总烃产气速率,判断变压器是否产生故障,当变压器未发生故障时,采用基于粗糙集的方法进行校验;
S3、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采用三比值算法、BP神经算法以及援例推理法对变压器故障类型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变压器故障类型为放电故障还是过热故障;
S4、根据所述初步分析结果,继续采用三比值算法、BP神经算法以及援例推理法对变压器的故障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变压器的放电故障类型或过热故障类型;
S5、根据变压器的故障诊断结果,采用基于粗糙集的方法进行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判断上述四个条件中有一个以上超标时,即判断变压器发生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变压器放电故障包括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故障以及不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故障,所述变压器过热故障包括导电回路过热故障以及导磁回路过热故障,对变压器故障类型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为:
S31、分别获取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乙烷气体的含量,并根据该数据采用三比值判断法初步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S32、根据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气体含量数据,采用BP神经算法初步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S33、根据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数据,采用援例推理法初步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S34、综合以上三种判断结果,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结果是同一故障类型时,则初步判断变压器为该故障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变压器的故障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方法为:
S41、根据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总烃气体∑C的含量数据,采用三比值法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S42、根据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气体含量数据,采用BP神经算法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S43、根据变压器内氢气、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数据,采用援例推理法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S44、综合以上三种判断结果,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判断结果是同一故障类型时,则判断变压器为该故障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下列表达式:乙烯含量/∑C、(甲烷含量+乙烯含量)/∑C、(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C,通过上述三个比值判断变压器发生导电回路过热故障还是导磁回路过热故障,当满足下列表达式:0.42<=乙烯含量/含碳气体含量<=0.68,并同时满足(甲烷含量+乙烯含量)/含碳气体含量>=0.86,且(甲烷含量+乙烯含量)/含碳气体含量<30时,可判定变压器发生导磁回路故障,否则判定变压器发生导热回路过热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于封闭式变压器,当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2时,判定变压器发生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故障,否则为不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故障,对于开放式变压器,当一氧化碳含量>400且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3,或二氧化碳含量>4500且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3时,则判定变压器发生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故障,否则为不涉及固体绝缘的放电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8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