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监管的多模式中继转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07786.4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宁;熊浩伦;侯文才;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安全监管 模式 中继 转发 方法 | ||
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监管的多模式中继转发方法。利用本发明的中继转发方法,首先,能在中继卫星上实现转发数据的安全监管,避免向目标转发错误数据。其次,利用延时中继转发模式,在地面站和航天器不能同时可见的情况下可以完成遥控、遥测数据的中继转发,并能够满足高精度时间遥控任务需求。同时,通过回传转发模式可以为航天器提供数据托管和定时自控功能。本发明的中继转发模式,能够实现转发数据的安全监管,满足多种任务需求,提高中继卫星的灵活性,降低地面维护的时间成本,扩展了中继卫星的应用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监管的多模式中继转发方法,属于卫星中继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继卫星是一种特殊的通信卫星,可用于实现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控制,并且能把这些航天器的轨道、遥测等数据转发给地球测控站。这种卫星是大型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航天测控网覆盖率大幅提升,同时还能增强航天器测控及星地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很好地解决了地基测控存在的问题。这对降低航天器的运行风险、提高地面测控指挥的效率,尤其是在航天器出现异常情况下及时实施故障分析和太空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中继卫星,如“天链一号”卫星,是通过射频转发的方式实现地面站和目标航天器之间的遥控、遥测转发。这种直接射频转发的中继方式无法对转发数据的安全性进行监管,并且只能实现地面站和目标航天器之间的实时转发,当航天器和地面站对于中继卫星不能同时可见时则无法实现有效的中继通信。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安全、灵活的中继通信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数据安全监管,能延时转发的中继通信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监管的多模式中继转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发射端按照设定的中继帧格式将待转发数据发送至中继卫星,所述中继帧格式包括用于数据正确性校验的校验码、转发时机标识、用于判断发送时间的时间码和用于判断接收端的目标识别字;所述转发时机标识分为实时转发标识和延时转发标识;
S2,中继卫星根据校验码对待转发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错误,则丢弃该待转发数据并置相应错误数据标识位,将该错误数据标识位经遥测信道下传至地面站并结束;若校验正确,则进入S3;
S3,中继卫星识别所述转发时机标识,若为实时转发标识,则进入S5;若为延时转发标识,则根据时间码将待转发数据存储至星载计算机内存的相应位置,进入S4;
S4,星载计算机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转发查询,若查询到某条时间码在[当前星时-间隔时间,当前星时]范围内,从星载计算机内存的相应位置提取该待转发数据,进入S5;
S5,中继卫星根据目标识别字识别接收端,将待转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进一步地,所述待转发数据的形式为射频信号,所述的中继卫星将接收到的待转发数据解调和解码为中继帧格式,中继卫星对中继帧格式中的校验码进行校验;当且仅当待转发数据校验正确,将其调制为射频信号进行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为同一个地面站或同一个航天器。
进一步地,所述时间间隔为100ms~1s。
进一步地,所述校验码为CRC校验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在中继卫星上通过对射频信号解调、解码为数据帧,进而可以对所转发的数据进行正确性检查,以实现转发数据的安全监管,可以有效降低地面站/航天器接收到错误数据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