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立方体框架结构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偏锡酸锌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7611.3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宇;夏梦真;朱宣同;李亨;傅惠;丁伯楠;刘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19/00 | 分类号: | C01G1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方体框架结构 三元金属氧化物 去离子水 偏锡酸 前驱体 制备 半导体 无水乙醇清洗 无水乙醇溶液 高温热处理 六甲基四胺 质量百分比 磁力搅拌 搅拌条件 沉淀剂 纳米级 称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3D立方体框架结构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偏锡酸锌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为首先制成0.2M SnCl4无水乙醇溶液和0.1M Zn(NO3)2水溶液;然后在上述水溶液中加入六甲基四胺C6H12N4,磁力搅拌,制成Zn(NO3)2‑C6H12N4水溶液,其中C6H12N4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6%;称取NaOH溶于去离子水,配成0.5M NaOH水溶液,用作沉淀剂;在搅拌条件下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使溶液的PH值约为10~11,此后继续搅拌20min;然后在120℃条件下反应10h,得到前驱体ZnSn(OH)6沉淀物;自然冷却后收集的沉淀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然后在室温下干燥,得到前驱体ZnSn(OH)6粉末;最后在500℃下高温热处理2h,得到纳米级3D立方体框架结构的ZnSnO3粉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纳米级3D立方体框架结构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偏锡酸锌(ZnSnO3)的水热法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迅速发展,自然环境中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们的健康生命及财产安全存在威胁和隐患,并且其对大气、水、土壤等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及破坏。因此,对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的检测和监控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点问题。气体传感器及其敏感材料的研究也因此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线,成为了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60年代,Seiyama等首次研制出基于可检测可燃气体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自此,由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有良好的气敏性能、成本低、易制备、环保等特点,其在气体传感器领域,成为了新的热点和重点。近10年来研究者发现将ZnO和SnO2复合后得到的三元金属氧化物偏锡酸锌(ZnSnO3)性质结构稳定,在气湿敏、光敏、催化和锂电池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并且其无毒无害,应用安全。为提高ZnSnO3气敏性能,通常要改变其形貌、增大其表面积,因此特殊形貌ZnSnO3气敏材料的制备极为关键,成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ZnSnO3,在前驱体ZnSn(OH)6制备过程中,引入有机添加剂六甲基四胺C6H12N4,调整水热温度及时间,制备出一种纳米级3D立方体框架结构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ZnSnO3,所制备的材料因其特殊形貌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纯度高、比表面积大的ZnSnO3的制备方法,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制备出的纳米级3D立方体框架结构的ZnSn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立方体框架结构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偏锡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SnCl4·5H2O溶于无水乙醇,采用磁力搅拌,制成0.2M SnCl4无水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