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波背景下的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07200.4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苏涛;牛志永;刘江涛;王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景 高速 微弱 目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波背景下的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无人机探测时存在强杂波掩盖目标和目标距离徙动的问题。其方案为:1.雷达发射线性调频脉冲并接收经过目标反射后的回波信号,对回波信号依次做下变频、采样和脉冲压缩处理,得到脉冲压缩处理后的目标回波信号;2.对脉冲压缩处理后的目标回波信号做距离徙动补偿;3.根据白噪声加载技术对杂波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修正;4.根据修正杂波噪声协方差矩阵计算对应的权矢量,并对待检测距离门数据加权处理;5.对加权处理后的数据做恒虚警检测,判断出目标。本发明能有效提高输出信杂噪比和杂波背景下的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性能,可用于杂波背景下的目标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目标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方法,可用于杂波背景下的目标识别。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蓬勃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无人机,对无人机的有效探测对安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雷达作为一种成熟的远距离探测传感器,非常适合用来做无人机探测。然而,无人机飞行高度低,远程探测时,雷达工作于低仰角姿态,雷达回波往往伴随着强杂波。由于风的作用,树林、草地等背景会导致杂波谱的展宽。展宽后的杂波谱易淹没无人机等目标。无人机等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较小,对无人机的探测属于微弱目标检测问题,要提高对微弱目标的远程探测能力,必须延长能量积累时间,但是对于高速目标,这又会带来目标距离徙动的问题。因此,对无人机的探测同时面临强杂波和目标距离徙动的问题。
在杂波背景下,经典目标检测算法常被失效。例如常规的动目标检测算法MTD虽可以实现能量积累,但不能抑制杂波和矫正距离徙动。经典的拉东傅里叶变换算法RFT可以矫正目标距离徙动,实现能量积累,但却不能实现杂波抑制。最近发表的自适应拉东傅里叶变换算法ARFT,其虽然可以同时实现杂波抑制和距离徙动矫正,但是在训练样本数较少时,杂波抑制性能有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杂波背景下的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方法,以在训练样本较少时,获得更大的信杂噪比,提高对杂波背景下高速微弱目标的探测能力。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1)获取目标的回波信号:
设雷达检测范围内存在N个目标,在雷达观测时间内N个目标分别沿雷达到目标径向做匀速运动,N为大于0的正整数;
设在tm时刻雷达向其检测范围内的N个目标以T为周期发射线性调频信号,并接收经过N个目标反射后的回波信号,再对该回波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得到下变频处理后的目标回波信号表示快时间,tm=mT,m=0,...,M-1,M表示脉冲数,其取值根据应用场景确定;
(2)对下变频处理后的目标回波信号做离散采样得到目标回波信号的离散形式其中,再对其做脉冲压缩处理,得到脉冲压缩处理后的目标回波信号其中Ts为采样间隔;
(3)确定目标参数范围:
确定目标速度范围为{Vst,...,vq,...,Ven},其中Vst为起始搜索速度,Ven为结束搜索速度,vq=Vst+qΔV为第q个搜索速度,q=0,1,2,...,Q-1,ΔV=λ/(2MT)为速度搜索步长,λ=C/fc,C为光速,fc为载波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