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酸性气的硫磺回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6482.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3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宾;崔国栋;邢西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04 | 分类号: | C0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1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酸性 硫磺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浓度酸性气的硫磺回收工艺,用于处理含H2S50v%以上的酸性气,主要设备沿酸性气流向包括依次串接的燃烧炉、双级克劳斯反应器、选择性加氢还原反应器、选择性氧化反应器、深度净化单元和液体硫磺槽;深度净化单元包括吸收液塔和吸附剂塔,循环吸收液为含碱液和/或含钙液,主要水量来源为过程气所含蒸汽的冷凝水。本发明工艺在一级克劳斯反应器将COS、CS2充分水解,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将H2S转化,少量SO2在吸收液塔处理,剩余少量H2S在吸附剂塔处理,实现了超低的大气排放;冷凝水或吸收液所收集硫磺纯度高;循环吸收液的富余液浓度低,送往污水装置、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单元处理或送往燃煤锅炉作为煤炭淋水,吸附剂塔再生或换剂的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磺回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酸性气的硫磺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酸性气硫磺回收装置,在运营过程中,经烟囱排空的尾气,其SO2浓度为连续监测项目,近年来排放要求更为严格,如《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规定酸性气回收装置的SO2排放浓度限值为400mg/m3,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或大气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重大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备保护措施的地区SO2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m3。因H2S、COS、CS2是主要的恶臭污染物质,排放浓度应尽量降低。有些地区还执行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或者根据排放情况进行奖惩。
现有技术的一种酸性气硫磺回收工艺,其主要设备沿酸性气流向包括燃烧炉、两级克劳斯反应器、选择性加氢还原反应器、选择性氧化反应器、深度净化单元,将酸性气所含硫化氢基本转化为硫磺而回收,之后过程气达到排放标准经烟囱排空。其中选择性加氢还原反应器将过程气所含SO2全部还原,生成单质硫和少量可在后面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处理的H2S,将所含有机硫尽量转化为单质硫或H2S;选择性氧化反应器通过引入空气补入的O2将H2S基本转化为单质硫,选择性氧化为单质硫,副产物为少量SO2,工艺控制的思路是在保证单质硫收率的前提下,以少产SO2为主要目标,以获得较高的H2S转化率即适当低的出口气H2S含量为次要目标,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出口过程气中H2S含量通常是SO2含量的几倍以上,以便在深度净化单元中进行将H2S氧化为单质硫回收的过程,同时将过部分SO2处理掉。深度净化单元可采用干法的如负载碱或氧化铁的活性炭脱硫剂进行H2S的吸附、氧化生成单质硫沉积在活性炭颗粒的内孔或表面,SO2也基本与H2S反应生成单质硫沉积;也可采用栲胶法、铁盐法等湿法过程将H2S吸收并氧化生成单质硫粉粒分散于浆液中,SO2也基本吸收进入浆液,少部分与H2S反应生成单质硫,大部分转化成硫酸盐;所述干法、湿法脱硫都可将过程气所含如3000mg/m3的H2S处理到如10 mg/m3以下,乃至5 mg/m3以下,SO2含量也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这类处理剩余H2S方法的优点是硫磺收率较高,但干法的活性炭脱硫剂穿透后需要通过热再生将吸附、沉积的单质硫吹扫下来并冷凝收集,脱硫剂再生较麻烦,换剂过程也存在安全、卫生以及废脱硫剂的去向和处理等问题,湿法过程所得单质硫需要从粉浆中分离出来,所制得硫磺含杂质较多,质量一般都较差;总之这种以将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出口气中低浓度H2S转化为单质硫并制取硫磺的过程,设备复杂,工艺控制要求高,对选择性加氢还原反应器中SO2的转化率要求较高,在前工序工艺控制欠妥、操作波动或负荷较低时大气排放常不能达标,因而存在明显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6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