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05538.6 申请日: 2018-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9047310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李雅丽;邓攀博;鹿通;王佳琦;王璐;潘玉光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B09C1/00 分类号: B09C1/00;C09K17/40
代理公司: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代理人: 安娜
地址: 014010 内蒙古***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胶黏剂 天然植物 尾矿 生态修复 尾矿区 重金属 制备 天然植物产品 创造条件 生态环境 尾矿污染 玉米淀粉 重量份数 稻壳碳 腐殖酸 可分解 糯米粉 啤酒糟 偏酸性 盐碱化 资源化 合理化 草炭 富集 矿区 中和 修复 污染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35份、糯米粉10份~13份、草炭20份~23份、啤酒糟10份~15份、腐殖酸6份~8份和稻壳碳4份~5份。本发明的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利用原料偏酸性特点中和尾矿的盐碱化,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本发明天然植物胶黏剂为天然植物产品,可分解,从而改变尾矿因营养匮乏而造成植物无发生长这一技术性难题。既可实现对尾矿资源化、合理化利用,并因植物的富集作用对重金属合理收集,消除尾矿因重金属重带来的一系列污染,解决尾矿污染问题,还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矿采选业快速发展,造成铁尾矿和废石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其综合用率低(综合利用率只有15%),导致铁尾矿和废石严重堆存。目前,我国尾矿总堆存量达到80.46亿吨,其中铁尾矿的堆存量就达到62亿吨。尾矿堆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全国每年因矿业活动新增破坏土地约150万m2,尾矿的堆放占用止地达90万m2。尾矿堆积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如:矿区周围生态环境破坏、土壤污染植被无法生存、周围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因此治理尾矿污染迫在眉睫。

当前尾矿治理大致为三种方式:回收有价组分;制作建筑材料;土地复垦。但均存在缺陷。回收有价组分需要极高的科学技术,且国内对尾矿二次利用技术还不成熟,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且二次回收后仍存在大量尾矿;用作建筑材料不能消除重金属带来的危害,同时需要对尾矿进行运输,带来二次环境污染;土地复垦因尾矿营养匮乏,保水性差,不具备植物所需的条件,使植物难以存活。同时,以上利用途径对矿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均无较大作用。

而目前生物胶技术大多应用于家装建材行业(制作环保型刷墙粉、改良混凝土、制作复合材料),制药行业(制作胶囊类),更甚至与应用于医疗行业作为辅助。其生物胶大多加入增塑剂、凝胶、防腐剂、抗氧剂和增强剂等化学物质,且均为密封性胶体不具有透气性和锁水性,不具有改良尾矿的作用,与本发明的生物胶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35份、糯米粉10份~13份、草炭20份~23份、啤酒糟10份~15份、腐殖酸6份~8份和稻壳碳4份~5份。

本发明的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利用原料偏酸性特点中和尾矿的盐碱化,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本发明天然植物胶黏剂为天然植物产品,含有大量有机质可分解,从而改变尾矿因营养匮乏而造成植物无发生长这一技术性难题。既可实现对尾矿资源化、合理化利用,并因植物的富集作用对重金属合理收集,消除尾矿因重金属重带来的一系列污染,解决尾矿污染问题,还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修复。

另外,本发明上述的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淀粉30份、糯米粉13份、草炭20份、啤酒糟15份、腐殖酸6份和稻壳碳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淀粉35份、糯米粉10份、草炭23份、啤酒糟10份、腐殖酸8份和稻壳碳4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尾矿区生态修复的天然植物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玉米淀粉33份、糯米粉12份、草炭22份、啤酒糟13份、腐殖酸7份和稻壳碳4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5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