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5254.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立;李成信;程凯;李刚;高怀亮;金成玉;高正军;宋德勋;陈颖琳;陈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2/50 | 分类号: | F42B12/50;F42B3/10;F42C15/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药弹体 引信 安全机构 弹头引信 高安全性 传爆 垫圈 隔爆 压螺 雨弹 保险机构 保险距离 爆炸事故 弹体形状 自毁机构 下弹体 炸药量 薄壁 弹体 钢弹 流体 破片 压药 药筒 装药 弹头 优化 保证 | ||
一种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由弹头引信(1)、弹头垫圈(2)装药弹体(3)、弹底垫圈(4)、弹底引信(5)、装药药筒(6)组成;弹头引信由自炸机构(7)、隔爆安全机构(8)、压螺(9)、传爆管(10)组成,弹底引信由弹底自毁机构(11)、弹底隔爆安全机构(12)、弹底压螺(13)和传爆管(10)组成,本发明使用了类准流体远解保险机构,保证在人雨作业和勤务处理中不发生膛炸和意外碰撞爆炸事故,同时使得保险距离≥18m;瞎火率降低至1/10000;装药弹体双引信结构下弹体压药技术,炸药量得到65g,装药弹体采用钢弹带,薄壁弹体技术、优化弹体形状,有效降低破片质量,增加射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防雹增雨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
背景技术
当前,37mm人工防雹增雨炮弹以下简称“37人雨弹”仍旧是人工消雹和增雨的主要产品,每年全国需求数十万发。市场上存在83型、92型、07型、13型等多型号的37人雨弹。但由于高炮弹药固有特性、原有各型37人雨弹性能水平、以及作业区域人员及设施的日趋稠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膛炸、引信瞎火、弹丸爆炸不完全或破片较大等问题造成的伤人伤物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016年,中国气象局拟定了《增雨防雹高炮系统技术要求》,对37人雨弹战技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此,需要发明一种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也叫18型人工防雹增雨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由弹头引信1、弹头垫圈2、装药弹体3、弹底垫圈4、弹底引信5和装药药筒6构成;弹头引信1由自炸机构7、隔爆安全机构8、压螺9、传爆管10组成;弹底引信5由弹底自炸机构11、弹底隔爆安全机构12、弹底压螺13、传爆管10组成;装药弹体3压药包括第一次直接压药、第二次直接压药、第二次压制后形成弹头和弹底两方向杆式传爆管10的装配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时,在后座力的作用下,发火机构12发火,点燃时间药盘,药盘开始燃烧;同时,膛内惯性保险首先可靠解除保险,在膛内斜置类准流体机构、心推杆、准流体钢球、保险簧片由于后座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其受到的离心分力,在膛内离心推杆不会启动,确保膛内和出炮口后效期的安全性。
出炮口后,后坐力消失,引信各零件主要受爬行力和离心力作用。回转体在爬行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与压套之间会产生一个阻止转动装置27转动的摩擦力矩。转动装置受到的回转力矩应远大于摩擦力矩,由于离心推杆的限制,转动装置作用在离心推杆上的力会产生一个与离心分力相反的摩擦力。离心推杆的离心分力克服系统摩擦力转动装置回转产生的摩擦力和自身离心力和爬行力共同作用下与斜孔配合产生的摩擦力向外运动,推动阻尼准流体钢球和保险簧片,可靠延期解除对回转体的限制,回转体在回转力矩的作用下转正,作用使雷管转正,引信处于待发状态。
在经历15秒到20秒的延时后,时间药盘中心黑药点燃火焰雷管,起爆传爆管10,再起爆弹丸炸药。弹丸爆炸后,冲击波分散催化剂,形成人造冰晶核,促使雹云、雨云转化达到消雹、催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高安全性万分之一瞎火率人雨弹结构图;
图2弹头引信装配图;
图3弹底引信装配图;
图4装药弹体装配图;
上述图中:1弹头引信、2弹头垫圈、3装药弹体、4弹底垫圈、5弹底引信、6装药药筒、7自炸机构、8隔爆安全机构、9压螺、10传爆管、11弹底自炸机构、12弹底隔爆安全机构、13弹底压螺、15装配弹体、16炸药、17碘化银药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5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舵面导弹姿态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排管效果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