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烫手的炒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4919.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明慧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烫手 炒锅 锅体 护罩 炒锅手柄 烫伤手部 锅盖 调料汁 有效地 炒菜 溅出 热油 手部 液汁 体内 安全 | ||
一种防烫手的炒锅,包括锅体、固定连接在锅体上的炒锅手柄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还包括用于防烫手的护罩,该护罩固定装设在所述炒锅手柄的顶面上。本炒锅结构设计理想,采用护罩的设计,这样在炒菜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锅体内的液汁(如调料汁、热油等)溅出烫伤手部,保护操作者手部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烫手的炒锅。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由于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现有炒锅手柄一般是一根长条的棍体状,炒锅手柄和锅体之间直接连接,这样人们在烹饪时,手部直接握住炒锅手柄,炒锅手柄不具有防护功能,这样在炒菜的过程中,锅体内的液汁(如调料汁、热油等)容易溅出烫伤手部,存在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烫手的炒锅,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锅结构设计不理想,在烹饪时,容易溅出烫伤手部,存在不安全隐患等缺陷。
一种防烫手的炒锅,包括锅体、固定连接在锅体上的炒锅手柄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还包括用于防烫手的护罩,该护罩固定装设在所述炒锅手柄的顶面上。
所述炒锅手柄的手握部、护罩均采用耐高温塑料制成,且炒锅手柄的手握部、支承架一体成型。
所述护罩靠近锅体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炒锅具有以下优点:本炒锅结构设计理想,采用护罩的设计,这样在炒菜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锅体内的液汁(如调料汁、热油等)溅出烫伤手部,保护操作者手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防烫手的炒锅,包括锅体1、固定连接在锅体1上的炒锅手柄2和盖设在锅体1上的锅盖3,所述锅盖3顶面上固定装设有用于支承锅铲手柄的支承架4。所述支承架4为锅盖顶,该锅盖顶呈Y字形。该锅盖顶独特Y字形的设计,使得锅盖顶具有拿取锅盖3的作用外,还具有支承锅铲手柄上部的作用,解决了锅铲放置问题,避免临时将锅铲搁置炒锅中,其手柄被加热而升温,保护操作者手部的安全。
参照图1。一种防烫手的炒锅,还包括用于防烫手的护罩5,该护罩5固定装设在所述炒锅手柄2的顶面上。所述炒锅手柄2的手握部、护罩5均采用耐高温塑料(如尼龙材料)制成,且炒锅手柄2的手握部、支承架4一体成型。所述护罩5靠近锅体1布置。采用护罩5的设计,这样在炒菜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锅体1内的液汁(如调料汁、热油等)溅出烫伤手部,保护操作者手部的安全。
实施例二
参照图2。一种防烫手的炒锅,包括锅体1、固定连接在锅体1上的炒锅手柄2和盖设在锅体1上的锅盖3,所述锅盖3顶面上固定装设有用于支承锅铲手柄的支承架4。所述支承架4呈Y字形,该支承架4位于锅盖顶一侧。在锅盖3顶面上固定装设支承架4的设计,锅铲手柄上部可支承在支承架4上,解决了锅铲放置问题,避免临时将锅铲搁置炒锅中,其手柄被加热而升温,保护操作者手部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明慧,未经沈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4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取米洗米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米类粮食的烹制装置及其烹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