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胶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3947.2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雷;王进新;王汇锋;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维申优质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东街道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胶纤维 氨纶 混纺面料 定量分析 称重 试样预处理 安替福民 测试周期 定量计算 分析检测 冷水冲洗 人身安全 溶解试剂 试样采取 样品烘干 氨水法 烘干 搓洗 漂水 洗涤 冷却 溶解 震荡 纤维 测试 污染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胶纤维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粘胶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试样预处理后,烘干称重;每克试样加入100ML~200ML安替福民或家用84消毒液试剂,常温震荡15min;然后试样采取漂水氨水法洗涤,直至搓洗干净,最后冷水冲洗;再次对将样品烘干、冷却和称重后,进行定量计算。本发明选择将粘胶纤维溶解余下氨纶的操作方法,采用了更加环保的溶解试剂,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且缩短了样品的测试周期,提高了分析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粘胶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定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标中对粘胶纤维与氨纶面料的定量分析方法,是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规定条件下将氨纶溶解去除,将剩余纤维洗涤、烘干、称重,最后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在GB/T 2910-2009 4.3中公布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试样准备,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100ML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沸腾的水浴上搅拌20min,使氨纶溶解,用已知质量的玻璃砂芯坩锅过滤,将剩余纤维用同温度的二甲基甲酰胺洗涤3次,再用温水洗4~5次,每次洗后必须用真空泵抽吸排液,试样及不溶纤维的烘干、冷却和称重均按GB/T 2910-2009中的4.4执行。
上述测试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安全性差:测试条件为沸腾水浴、且二甲基甲酰胺试剂对人体有害;
2、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测试结束废液需要存放,且二甲基甲酰胺需用棕色玻璃瓶保存,如果发生碎瓶的情况,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环保;
3、测试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测试周期为20min。
此外由于测试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测试量逐年增长,客户需求较短的测试周期,迫切需要寻求更快速的测试方法以缩短周期提高竞争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胶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定量分析方法,其选择将粘胶纤维溶解余下氨纶的操作方法,采用了更加环保的溶解试剂,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且缩短了样品的测试周期,提高了分析检测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粘胶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定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1)、取粘胶纤维与氨纶混纺面料的试样预处理后,烘干称重;
步骤(2)、将步骤(1)中称重后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每克试样加入100ML~200ML安替福民或家用84消毒液试剂,常温震荡15min;
步骤(3)、对步骤(2)中处理过的试样采取漂水氨水法洗涤,将试样在盛有次氯酸钠溶液的容器和盛有稀氨水的两个容器之间多次转换搓洗,直至搓洗干净,最后冷水冲洗;
步骤(4)、将步骤(3)处理过的试样取出,然后依次进行烘干、冷却和称重,最后依据GB/T 2910进行定量计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次氯酸钠溶液配制方法为:在1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有效氯的含量为5g/L,有效氯的浓度范围为0.9mol/L~1.1mol/L,稀氨水溶液配制方法为:将80ml浓氨水ρ=0.880g/ml加水稀释至1L。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有效氯的浓度范围为0.9mol/L~1.1mol/L。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选择将粘胶纤维溶解余下氨纶的操作方法,采用了更加环保的溶解试剂,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且缩短了样品的测试周期,提高了分析检测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维申优质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必维申优质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