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网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3787.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2;H04L67/02;H04L6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褚敏;宋子良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以及 网络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网络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复制处理,得到第二请求;获取来自浏览器的密钥数据,并基于该密钥数据对第一请求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第三请求;将第三请求发送至目标地址,并将第二请求暂存在待发队列中。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重写应用程序接口拦截流量的方式导致网络安全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流量,又可称为自动化程序流量,是自动化工具运行时所产生的流量,其中,自动化工具为自动化执行的程序,通常可执行简单重复的任务,例如,自动检索网站的爬虫机器人、自动抢火车票的抢票程序、自动投票的刷票程序等。
虽然自动化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自动化工具也为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例如,CC(Challenge Collapsar,挑战黑洞)攻击借助自动化工具对网络造成威胁。因此,对机器流量进行拦截可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现有的拦截机器流量的方案,大多需要对网站的业务逻辑进行改造。例如,通过重写网络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即应用程序接口)方式实现机器流量的拦截。当业务方调用网络请求时,该网络请求首先被安全脚本拦截,然后经过签名、加密等处理后,再发送到网络上。然而,该方法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的网络请求,并且还存在较大的风险。
针对现有的重写应用程序接口拦截流量的方式导致网络安全性能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网络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的重写应用程序接口拦截流量的方式导致网络安全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复制处理,得到第二请求;获取来自浏览器的密钥数据,并基于该密钥数据对第一请求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第三请求;将第三请求发送至目标地址,并将第二请求暂存在待发队列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复制处理,得到第二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第三请求;将第三请求发送至目标地址,并将第二请求暂存在待发队列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复制处理,得到第二请求;将第三请求发送至目标地址,并将第二请求暂存在待发队列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代理模块和页面功能模块,其中,代理模块,用于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复制处理,得到第二请求;接收页面功能模块发送的密钥数据,并基于该密钥数据对第一请求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第三请求;将第三请求发送至目标地址指示的防火墙,并将第二请求暂存在待发队列中;代理模块所对应的进程为浏览器的后台所运行的服务进程,且代理模块对应的进程支持脱机运行;页面功能模块,用于产生密钥数据,并将密钥数据发生至代理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客户端设备、防火墙设备和业务服务器;客户端设备,用于提供浏览器的运行环境,客户端设备包括:代理模块,用于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对第一请求进行复制处理,得到第二请求;获取来自浏览器的密钥数据,并基于该密钥数据对第一请求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第三请求;将第三请求发送至防火墙设备,并将第二请求暂存在待发队列中;代理模块所对应的进程为浏览器的服务进程,且代理模块对应的进程支持脱机运行;页面功能模块,用于产生密钥数据,并将密钥数据发生至代理模块,以截获浏览器产生的第一请求;防火墙设备,用于对第三请求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将第三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第三请求后,将第三请求所对应的业务数据发送至客户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