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3177.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麻建锁;程岚;蔡焕琴;齐梦;马相楠;张敏;郭腾;强亚林;陈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B28B1/52;B28B2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混凝土 管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壁主体和位于管壁主体内侧面上的内附层;
所述管壁主体为混凝土结构,所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50-60份,秸秆灰10-15份,硅灰5-10份,粉煤灰15-20份,矿渣微粉5-10份,减水剂0.9-1.1份,水28-35份,聚丙烯纤维0.3-0.5份和钢渣200-300份;所述管壁主体中的钢渣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为粒径5-10mm的钢渣,细骨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钢渣砂;
所述内附层为混凝土结构,所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40-50份,秸秆灰15-25份,硅灰10-15份,粉煤灰10-15份,矿渣微粉10-15份,减水剂0.7-0.9份,水35-40份,钢渣250-300份和聚丙烯纤维0.2-0.3份,内附层中的钢渣为粒径0.8-1.7mm的钢渣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附层的厚度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主体中的粗骨料的重量份数为150-200份,细骨料的重量份数为50-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主体的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27-0.33;内附层的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34-0.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灰的粒径不大于40μm,为玉米秸秆煅烧形成的秸秆灰,比表面积大于360m2/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的烧失量小于6%,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不小于硅灰重量的80%,比表面积大于20000m2/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长度为3mm-6mm。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备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分别进行备料;
管壁主体混凝土:硅酸盐水泥50-60份,秸秆灰10-15份,硅灰5-10份,粉煤灰15-20份,矿渣微粉5-10份,减水剂0.9-1.1份,水 28-35份,聚丙烯纤维0.3-0.5份和钢渣200-300份;
内附层混凝土:硅酸盐水泥40-50份,秸秆灰15-25份,硅灰10-15份,粉煤灰10-15份,矿渣微粉10-15份,减水剂0.7-0.9份,水35-40份,钢渣250-300份和聚丙烯纤维0.2-0.3份;
步骤二、将管壁主体混凝土和内附层混凝土分别混合,完成制备;
步骤三、支设模板,模板包括竖直设置的外管模;
步骤四、将管壁主体混凝土注入外管模中,在外管模中央自下而上顶入第一模芯,对管壁主体混凝土挤压成型,第一模芯与外管模同心设置;
步骤五、待振捣完毕后,抽出第一模芯,将内附层混凝土注入外管模中,在外管模中央自下而上顶入第二模芯,挤压成型,第二模芯与外管模同心设置;
步骤六、待振捣完毕后,抽出第二模芯;
步骤七、养护后拆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用混凝土管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管壁主体混凝土和内附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秸秆灰、硅灰、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混合均匀,加入占总用水量30%的水,搅拌均匀;
B、将硅酸盐水泥和减水剂加入到步骤A的混合料中,加入占总用水量20%的水,搅拌均匀;
C、将聚丙烯纤维加入到步骤B的混合料中,加入占总用水量30%的水,搅拌均匀;
D、将钢渣加入到步骤C的混合料中,搅拌1-3min;
E、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31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开裂抗冻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固碳性植被混凝土